分析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王友前
[导读] 新形势下,家国情怀是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关于“立德树人”的培养中,需要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强调家国情怀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满足纵向的深度发展。
        王友前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省兴义市562400
        摘要:新形势下,家国情怀是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关于“立德树人”的培养中,需要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强调家国情怀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满足纵向的深度发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正好契合家国情怀教育相关内容,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还可以提升综合性素养,提高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本文以高中政治为基础,首先提出了可行性的探究,紧接着,立足实际,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可行性的提出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高中学生作为华夏儿女,首先就需要具备的就是浓厚的家国情怀,向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发展方向实施延伸[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爱国精神,还需要沿袭下去,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加大为人民服务的精神[2]。在“立德树人”的视野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国际舞台上主动推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具备非常现实的意义。高中阶段的学生属于成长的重要时期,需要面临的是高考的压力。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崇洋媚外”等思想经常可以看到,这些不良的思想,都会导致国家意识的丧失。将家国情怀融入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洗涤”学生的思想,保证正确的价值观,还需要正确的认知世界,提高民族自信,增强凝聚力。鉴于此,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融入家国情怀?就成为了当前趋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二、家国情怀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路径
(一)加强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性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历程中,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合理的融入家国情怀的思想。对新时代的人才衡量标准,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育中,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融入家国情怀,不仅需要提高综合性的精神,还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扮演着引导者的主要角色。例如:在学习“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使用信息化的方式,在课堂中布置任务,让学生寻找关于不同民族的节日,还有就是不同地区的文化遗产[3]。合理的整合资源,加大文化内涵的引导,分析其中的深层价值理念。在课堂教学的历程中,探究多元化的文化类型,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分享自己的深刻理解。像“茶文化”的传播案例中,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其中的深层奥秘,加大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端正三观。讲述法和情景教学法的结合的方式,可以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声情并茂,增强内容的把握程度。
(二)诗歌入课,巧借文学
        从当前的形势上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并非孤立存在的,需要将不同的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大思维的逻辑性,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将政治与其他的科目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会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达到教育的主要目的。诗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不仅有美丽的辞藻,还有高度精炼的语言,朗朗上口的韵味,丰富的自然情感。

例如:在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有效的将成龙歌曲《国家》呈现到学生的视野当中,并且旋律优美,与家国情怀的主题相互吻合,可以提升民族认同感。掀起一阵阵“中国风”,树立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此外,教师还可以有效的融入杜甫《春望》、陈与义《伤春》、曹植《白马篇》、杜甫《月夜忆舍弟》等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刻热爱,借助景物反托忧国忧民情感,有的青春气息浓厚,可以激发高中学生的思想共鸣[4]。此外,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爱国影视情节,多媒体视频的建设,加大国家形象的宣传。
(三)关注时事,运用热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综合性实力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港珠澳大桥建成,一直到嫦娥四号登陆月球暗面,再到杂交水稻的呈现……“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逐梦空间站的时代开启……这些都可以让大家深刻的感知到祖国的请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效进步和发展。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当前的新闻相互结合起来,在《人民日报》中的领导人提出的讲话中,感知到勤政亲民的家国情怀的表现。家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在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提高了认同感与使命感、责任感,在深层次的视野下,建立了有效的文化心理密码,为以后的学习与深层的解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四)开展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从本质上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在很多的时候,不仅需要加大知识的传授,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实施延伸。此外,还需要使用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植入爱国情怀,融入特殊的节日,满足当前的发展和建设。此外, 还需要在劳动节、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中,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互动,加大课程教学建设和这些活动的匹配程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还可以有效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总结规律办,提高本质的探究,加大观察的能力,在前身的经历下,形成情感体验,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国庆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立足实际,创设“国庆征文”活动,在劳动节期间,就可以创设歌咏比赛活动。之后,教师还可以以家国情怀为基础,建立板报,建立“学雷锋”活动。还可以定期外来的专业人士,前来弘扬爱国主义价值观,请消防员来学校演讲,宣扬大家是如何坚守平凡的岗位,艰苦奋斗,加大爱国情怀的建设的。让学生在消防员实际的演习中,感知到他们为了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其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还敢,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高中政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家国情怀和课堂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思想的共鸣下,产生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感。体味到其中的精髓,重视家庭,宣扬传统美德责任。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转型的建设者。教师需要不断增强学科素养,增强政治觉悟,找到家国情怀教育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端正学生的三观,扩大凝聚力,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刘立恒.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J].高考, 2020(14):1.
[2]罗阳佳.红色烙印到心间曙光中学探索高中生政治素养培育新思路[J].上海教育, 2019(15):40-42.
[3]陈茂芳.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实践--以"70年代开创外交新局面"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0(13):39-41.
[4]卓美新.立足素养课堂培育家国情怀——以岳麓版必修Ⅰ《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例析[J].高考,2019(20).
[5]汪晓坤.乡土资源在鄂托克前旗中学高中政治校本课程开发应用中的策略[J]. 中文信息,2019,000(00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