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贵州省黔西市文峰街道教育管理中心 贵州毕节 551500
摘要:现在英语课程已经走进了全国各大中小学,连农村地区的小学也广泛覆盖了英语教学。整体来看,虽然农村小学生也学上了英语,但城乡差异明显。因此,农村英语教师应在英语课程上进行创新,以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方式来创造浓厚的英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兴趣,缩短他们与城镇学生的差距。本文就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创造英语学习氛围,设立有效的奖励机制来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不断保持,从而提升农村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英语;英语兴趣;激发与保持
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小学都将英语作为主课加入了小学阶段课程,而且小学英语是打基础的阶段,小学英语学习的好坏对于以后初高中英语的学习也有一定影响。可见小学英语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农村小学英语也是如此。我国现在的农村小学生人数依然占据了一定的数量,农村学校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为了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也是为了提高整体的国民素质,因此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程度也是影响国家整体国民素质的因素之一。城乡整体生活水平的差距,使得农村学习的教育设施落后,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也低于城镇地区。
加上农村小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在赚钱养家的同时也无法兼顾孩子的学习。这些现状加剧了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这条跑道上的落后程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了解现下农村教育的现状,客观认识城乡之间的差距,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农村孩子一个更好的英语教学课堂。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编制歌曲和顺口溜,制造愉悦的氛围
课堂导入部分可以运用歌曲导入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唱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舞动,使学生们都能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改编,如果歌曲偏难,可以改编的简单些,相反,如果过于简单,也可以添加元素,增加一定的难度。避免学生因为难度大自信心受挫,也防止学生因为内容过于简单就转移注意力。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逐渐建立了自信心,兴趣也开始增长。顺口溜在导入环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有节奏的顺口溜不仅朗朗上口,形成肌肉记忆,降低单词记忆难度,也会让学生更加喜欢英语。
(二)利用农村现有资源,走出课堂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是客观的现实,也使得很多的教学方式无法使用,但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是农村学生的一大宝藏。教师可以将教室内的课堂搬到教室以外的地方。将自然资源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我们在教学大自然中生物时,可以把课堂搬到有花有树有草的大自然环境中,让学生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将单词和生物相对应,使物体形象深深映刻在脑中,达到最佳的学习巩固效果。
(三)发挥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进行优质教学
农村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平常都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也使得他们的性格普遍属于腼腆,胆小,也不愿意和别人过多的交流。但是他们依然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当他们在学习陌生的英语时,他们更不愿意开口去表达,老师的课堂提问也略显尴尬。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编写一些说唱,将教学内容编写进说唱里,既让学生动嘴,也让学生跟着节奏动身体,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通过嘴和身体的记忆对学习内容掌握地更加透彻。学习难度降低,学生愿意去学,一点点的进步终将会换来期末一大步的飞跃。
(四)整合多学科优势,发展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英语教师能够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可以借鉴其他学科元素,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会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培养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意识。
二、创造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英语的学习,氛围的好坏能起到关键作用。在农村小学,学生除了英语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时间,其他时间几乎很难接触到英语。更别说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输出了。因此,为了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英语教师需要在校园里营造较浓厚的语言文化氛围。营造氛围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必纠结一定要用某一种方式,但关键在于要从学生本身的需要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如游戏法,竞赛法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增强课堂氛围的感染力。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没有压力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较大提升之后,对于以后的课堂教学也大有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具有更强的自信心,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结语:
兴趣不仅是对于英语学科,对于所有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它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而不是以前传统课堂上,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英语课堂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融入多学科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保持学生兴趣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缩小城乡之间英语教育的差距。因此,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农村小学生也能更好地绽放自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魏华.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动机与兴趣培养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16).
[2]叶海琴.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张琴.探索提高农村小学生起始阶段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J].好家长,
2017,(71),59-60.
[4]江银艳.激发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J].学周刊:上旬,2014(25).
[5]韦荣晓.谈激发和培养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中学教学参考,2014,(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