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覃韦妮
[导读] 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语言,所以教学过程中,阅读非常重要。
        覃韦妮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
        摘要: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语言,所以教学过程中,阅读非常重要。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利于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图式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鲁梅哈特所构建。这一理论主要强调知识结构的框架,人们大脑中所贮存的知识都是由单元所组成,而这些单元就是图式。英语教学中的知识点都具有紧密的连续性,所以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图式理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于图式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分别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将其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积累语言,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图式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具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图式理论认为这三种类型将读者头脑中的图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认为读者头脑中储存的图式越完善,头脑中的图式就越有机会被调用,那么读者的阅读效果也会越好。由此可见,图式理论对研究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言图式是指词汇、句法和语义等知识。语言知识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基础,同时在英语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信息的解码是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解码的必备条件就是读者的语言图式,一个读者若没有对应的语言图式,则不能对所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正确地解码,更不能依靠文章中的线索对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进行激活,因此也不能有效地理解文章。
        内容图式是指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内容因素决定了读者能否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我们想要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时,读者仅有语言图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大量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这类背景知识就是图式理论中的内容图式。如果读者缺少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图式,就不能与文章内容相互作用,从而达不到读者最理想的理解效果。此外,图式理论中的语言图式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内容图式的储备则可以弥补这类不足,帮助读者预测文本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从而达到理想的阅读状态。
        形式图式是更高一层次的图式,指的是文章的结构与体裁。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书信和说明文就具有不同的结构,如果读者可以掌握篇章结构的话,则可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这类知识可以帮助读者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文章的逻辑信息,从而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阅读的内容。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语言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非常重要。但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略了这一点。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更习惯对文章进行直接的翻译,这样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空间,对语言的积累有着严重的阻碍。除此之外,教师更注重效率,却忽略了教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明白表层的意思,也不能理解文章中的内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2. 忽略了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尤其是英语学科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所以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有着较高的要求。

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将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素材,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这一点,这是阻碍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高中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的有效策略
        1. 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发挥语言图式的作用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阅读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非常重要。所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图式理论进行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词汇教学。词汇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加强词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international”为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构词法进行教学,将其拆分为“inter”和“nation”,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其次,加强学生的语句理解能力。语法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元素,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句理解能力,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后,完善图式记忆法。图式记忆法在单词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图式理论,将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词汇进行归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也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
        2. 扩大阅读量,丰富内容图式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言积累是关键。英语是西方国家的语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异国文化意识,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渗透西方文化,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也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以“Christmas”为例,圣诞节相当于西方国家的春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和图画,展示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的背景,让学生充分了解文化背后的故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含义,也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渗透其他的节日文化,像“silent night”和“Easter”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
        3. 区别文章体裁,完善形式图式
        阅读的过程中,不同的体裁所采用的阅读方式不一样,如果学生不能明白阅读的体裁,阅读就会比较盲目。高中英语阅读的体裁主要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记叙文的结构主要以beginning,development,climax,ending为框架。而说明文的结构主要以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的框架为主。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框架,就可以捕捉阅读的重点信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对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升阅读水平。所以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图式理论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尹兴侯.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校园英语,2016(11):138.
        [2]郭泽奇.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智慧,2020(19):120,122.
        [3]油小丽,薛星星.图式理论视角下的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9,21(4):63-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