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宋凯
[导读] 社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我国汽车技术的发展,因此也提高了汽车维修检测技术的要求,开始在汽车维修检测当中广泛的使用信息化技术。
        宋凯
        武汉市交通学校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社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我国汽车技术的发展,因此也提高了汽车维修检测技术的要求,开始在汽车维修检测当中广泛的使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创新的汽车技术挑战着汽车故障维修行业的发展,我国当前汽车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有效提高汽车的故障维修技术,如果依然使用传统的汽车维修方式,那么就不能应对当前的故障检修。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维修水平是迫不及待的。文章重点分析了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当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方式,以提高汽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信息化技术;教学实践
        引言: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一些问题,比如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出现故障,或者是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刮蹭等问题。而汽车问题的出现,会使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应该不断加强汽车维修技术,并且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来使汽车维修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同时也能够减少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危险。
        一、信息化技术在汽车维修当中运用的重要性
        1、能够减少汽车故障排查的时间
        要想能够对汽车故障进行快速的检修,首先就应该对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查找,然后结合汽车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这样才可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汽车进行有效的维修。借助于信息技术,可以快速的找到汽车发生故障的位置,然后对故障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性,也就是说,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汽车维修当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故障排除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有针对性的进行汽车维修。所以应该在汽车维修工作当中,大范围的使用信息技术。
        2、能够使汽车的维修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对汽车故障进行维修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多种零部件,因此过程比较繁杂。在维修汽车故障时,工维修人员首先需要准确的定位发生故障的位置,然后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才可以开展汽车维修工作,如果工作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使用人工检测的方法对汽车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排查,进而进行汽车故障维修,会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但是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借助于信息技术,那么就可以快速的全面检查汽车的运行状况,并且可以使零部件的检查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能够使汽车维修效率有所提高,大力发展汽车维修行业。
        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优势
        教师在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需要简单的借助于多媒体素材来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应该将课程和信息化技术整合到一起,能够创新教学方法,同时也能够在课程当中体现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中,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中职院校教师在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当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结合多种学习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同时也是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关键。


        2、丰富课程资源
        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丰富了课程资源,同时也可以借助于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在新的教学观点下,教师不仅需要借助于书籍来进行课程资源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借助于网络资源来传播教学素材,丰富课程资源的载体。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究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明确工作任务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能重视明确教学任务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接向学生告知学习任务,然后来描述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可以结合实际汽车故障案例,让学生对相关的联合信息进行自主收集,同时也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这样才会有效地建立起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激发,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学习准备
        中职院校教师在向学生授课的过程中,需要讲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实践练习,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完成理论知识的授课,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教材。而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加积极的去发现问题、收集问题,然后分析自己发现的问题,提高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存储,能够应对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将信息收集并且加工利用,同时将获取到的信息转变为自身的知识,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到有效的拓展,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将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推动教育的改革。
        3、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来模拟计划和实施
        到目前为止,我国中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突出的教师资源和设备资源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降低分组的效率,而且会提高设备的损耗,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仿真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可以在信息化实践区域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分组教学,每个小组分配一台主机进行仿真实训。在对学生进行实训之前,应该时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如何判断汽车故障的原因,如何使用汽车故障诊断仿真软件,为学生进行实操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同时也能够对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为中职院校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中职院校教师也应该在新的教育阶段迎接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借助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出不仅具有良好理论知识的学生,同时应该使学生具有优秀的实践水平,这样才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国莹. 信息化技术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文摘版:教育, 2015, (3):256-257.
        [2]邓永龙.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信息化教学初探[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 (35):313-314.
        [3]伍明浩. 关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 科学与信息化, 2019, (11):P.129.
        [4]祁平, 许仙, 李健.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 汽车世界, 2019, (13):P.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