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创新实践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马璟
[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与我国教育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切实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马璟
        新疆煤炭技师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7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与我国教育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切实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交叉路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丰富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也对人们的思想和性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人才的摇篮,高校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职责与使命,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以及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对现有的高校汉语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转型和升级。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
        一、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技能训练教学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内容脱节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之中,学校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文学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等三方面的核心要求。教师要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三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才能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的不断发展。然而就现阶段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情况而言,很多教师并没有实现这三者内容的互相交织,也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三者各自为政。虽然有部分学校已经认识到了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必要性,但是他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其从专业课程中分离出来,通过选修课的和课外实践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很多学生落入了形式化,功利性的误区,忽略了教学的科学性。
        (二)实践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汉语言文学是很多高校的王牌专业学科,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课程的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更不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去。更有部分教师教学课程流于形式,过于注重一些教学活动和教学展示,却忽视了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不要提相关实践课程的创新发展了。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教师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的学科,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要不断认识到新时代带给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启示,学校要针对现有的师资队伍开展长期化,常态化的教师培训讲座。

聘请相关的教育专家和汉语言文学研究工作人员为教师们讲解现代先进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鼓励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教学模式。除此之外,高校也要个大力引进本专业的高素质信息化教育人才,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教研,针对现阶段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切磋和学习。就现阶段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的师资力量来说,部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学校可以革新班级的教学设备,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引导这些教师学习相应的多媒体操作方法,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坚持“产学研”结合,开辟多渠道合作模式
        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创新策略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见的成就。但大多为理工科专业的发展。在现今时代,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升。高校文科专业也要充分认识到“产学研”模式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行业、其他领域之间的交叉点,找到教学创新的切入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其他经济类行业对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教学创新策略不仅有利于高校与相关企业单位互相合作,促进各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更能够促进学生与真正的就业单位相互接触,体会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帮助。
        (三)信息化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系统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效性。高校相关科研人员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学生管理方案,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系统,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从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到对教学进度进行整体把控。以及通过相应的教学管理系统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考察,都可以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学校也可以通过高效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相关时事、专业前沿发展、职业发展信息等重要信息,促进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窗口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坚持与时俱进,合理利用多元化手段创新汉语言文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梁家上.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适应性调查——以广西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21(07):42-46.
        [2]张贞.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与革新——以江汉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9):81-84.
        [3]郑顺婷.“卓越教师”视域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21,40(02):99-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