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校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姜茜 赵芊 范子仪
[导读] 高等院校所开设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具有知识点众多、知识结构复杂以及实验操作步骤关联性强等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
        姜茜  赵芊  范子仪
        大连工业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
        摘要:高等院校所开设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具有知识点众多、知识结构复杂以及实验操作步骤关联性强等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有关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相关知识,帮助其在头脑中逐渐构建起系统性的食品微生物知识框架。下文通过分析思维导图基本概念,并研究在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思维导图;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引言:
        思维导图也被称为树形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辅助工具,经过不断的优化与完善逐渐成为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锻炼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散乱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整理。这种高效的学习模式,不仅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提升实验教学效率也有着突出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需要积极运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效率。
        一、思维导图概念介绍
        树形图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学习辅助工具,利用这种工具能够让学生独立对大量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整理,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知识记忆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记忆知识过程中出现知识点混淆或者疏漏等问题。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运用树形图记忆知识能够让知识点在大脑中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方便学生随时调取以及使用各种知识点。此外,针对一些复杂的学科,学生可以利用树形图,先在头脑中大间隙有关该学科的总体框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渐在该框架中添加内容,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1]。对于食品微生物学科而言,采用树形图开展教学活动十分必要。通过树形图帮助大学生快速整理零散的知识点,同时有效梳理复杂的食品微生物实验步骤,提升大学生实验能力。
        二、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方式
        (一)教学设计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基础能力,灵活运用树形图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大学生具备扎实的食品微生物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绘制树形图”任务,让大学生独立绘制思维树形图,借助这种方式提升大学生绘制树形图的能力,并在绘制树形图过程中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梳理。若大学生基础能力欠佳,教师可以帮助大学生搭建树形图总体框架,并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大学生为树形图添加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大学生逐渐熟悉树形图的使用方式,让食品微生物知识点以可视化的方式存留到大学生头脑当中,提升其食品微生物知识水平[2]。
        (二)梳理知识点
        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树状图带领大学生对有关食品微生物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梳理。

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部的多媒体教具向大学生展现自己制作的有关本节课的树状图,以树状图中的每一个分支作为一个小的切入点,让大学生在课本中寻找与该节点有关的课文段落。借助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大学生能够对课本上冗长的文字叙述以及图片展示进行科学分类,以树状图为基础将课本文字分为不同板块,以板块为单位记忆每一个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树状图进行知识延伸,灵活添加一些课本中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食品微生物相关知识。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对树状图进行总结,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个人专属树状图,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指导实验操作
        针对食品微生物实验内容,教师需要对大量文字性的实验步骤介绍进行提炼与概括,并将其整理为树状图中的各个知识节点。大学生通过观察树状图,会在头脑中想象食品微生物实验的总体流程以及每一个步骤的关键点,借助这种方式提升食品微生物实验效率。通过这种方式避免由于实验细节记忆不清而影响实验效果。实际开展食品微生物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突出大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大学生借助树状图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食品微生物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树状图中记录的内容开展实验活动,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若发现树状图中记录的内容有误,需要及时改正,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大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发散思维[3]。
        三、食品微生物实验案例
        为了方便介绍,这里以“凝固型酸奶制作及乳酸菌分离、鉴定产酸能力”实验为例子。在正式开始实验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独立整理有关该实验的树状图,借助这种方式让大学生对该实验有一个初步了解。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借助电子黑板或者投影仪展示自己制作的树状图,以该树状图作为基础让大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待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再展示“乳酸菌分离、鉴定以及产酸能力监测实验”树状图,引导大学生了解该实验各个步骤的详细情况,并对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进行全面分析。实际开展实验活动后,要根据实验实际情况对自己整理的树状图进行及时调整,加入一些原先疏漏的实验步骤细节内容,同时在树状图上记录每一个步骤的实验心得,借助这种方式提升树状图的差异性,提升树状图实用性[4]。完成实验后,大学生自己制作的树状图上会出现大量标记以及涂改痕迹,这些修改以及添加的内容就是大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因此可以将树状图看作为大学生的实验笔记,在进行期末总复习的时候通过回顾树状图在头脑中快速复现该实验,加深对于食品微生物知识的印象。
        四、结束语
        想要提升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利用思维导图对该实验的知识点以及实验步骤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引导大学生学会阅读以及整理树状图,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红娟,龙明华,马兆瑞,王文光.基于“互联网+”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农业工程,2021,11(04):118-122.
[2]夏梦雷,杨帆,陆锴,王頔,郑宇,王敏.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酿造,2021,40(05):1-7.
[3]张琛,钱建亚.思维导图法在“食品专业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视界,2021(13):10-12.
[4]杜超,柳全文,彭新颜,金成武,黄萍萍,张艳芳.思维导图在“食品添加剂”教学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21(08):90-9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