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初探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李广宗
[导读] 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期四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广宗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市 300134
        摘要: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期四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广大党员中最具有朝气,最富有激情,也最具有可塑性的群体,是大学生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能发挥榜样作用的先进分子。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融于学,践于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蓄力能。
        关键字: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党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一部筚路蓝缕奠基创业的拼搏史,一部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奋进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因此,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使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教育中提升精神境界和思想政治素质,激发继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决策。
一、党史学习教育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党的辉煌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1]高校大学生通过对党史的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懈奋斗的历史的理解,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更能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自觉地将个人前途命运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联系起来。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问题,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史,增强道路自信,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增强理论自信,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制度自信,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从而避免堕入到脱离群众的精英史观中去。
2、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锻造忠诚品格
        习总书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回望党的百年风雨历程,百年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让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百年党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凝聚着奋斗的力量和真理的智慧。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在回顾峥嵘岁月、体悟历史责任中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用党的关辉历史勉励和鞭策大学生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汲取革命智慧和精神力量的同时,不断补足精神之“钙”,有助于广大学生党员感悟初心使命,总结历史经验,激发奋斗之志,不负人民重托,忠诚履职担责,锻造忠诚品格。
3、有利于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任务,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视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以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待问题,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鼓吹“告别革命”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过分纠结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细节,竭力贬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走过的弯路,用党在历史中犯过的小错误重新解读党的历史,抹黑党史中的英雄人物。当前的大学生大多以“00”后为主,对党的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任务了解不深、把握不牢,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政治上缺乏成熟的辨别能力,对历史虚无主义者发表的观点难以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导致在接触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时极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党史学习教育恰逢其时,高校大学生通过党史学习,能够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2],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自动自觉,自觉同社会上数典忘祖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斗争。
二、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开辟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路径
1、发挥网络效应,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线上“云课堂”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手机、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网络媒体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灵活运用现代传媒,发挥网络效应,将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网络平台简洁生动的传播给广大学生,使大学生在生活娱乐的同时受到党史的浸润。比如开通微信公众号,推出“观史思进取 悟史淬青春——聆听党史故事,重温红色故事”系列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大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任务,引领广大学生认识党的光辉历程、理清党的创新理论、体悟党的初心使命、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开展“党史百年天天读”系列推送,把党史中的“今天”讲述给大家,让大学生通过今夕对比感悟党史中的每一天,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从而培养大学生对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认同感、归属感,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理解中国道路,丰富理论体系。
2、拓展学习途径,创建党史学习教育线下“新模式”
        党史知识的学习和内化是一个主动和自觉的过程,大学生不仅是党史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且应该是党史知识的主动获得者。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不仅仅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走出课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比如,创建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有声图书馆”,聚焦“四史”学习,运用“互联网+”模式,将“党史百年”“党史故事”“中国精神”“英雄楷模”等学习内容集文、图、音于一体,采用“线上有声图书馆+线下实体海报墙”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足不出校”即可身临其境地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红色文化现场教学。创建红色文化主题“党史学习教育诚信书店”,书店既是“诚信书店”,无人看管,诚信借还;又是“初心书店”,引领广大师生通过深度阅读学党史、悟思想;还是“快闪书店”,方便师生随时学、随地学、随手学;更是“融合书店”,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丰硕成果进行展示。
3、利用红色资源,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丢失”
        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还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增强实践育人的思想重视和阵地建设,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文化,充分发挥现场教学“形象直观、思想共鸣、价值引领”的重要效果,通过在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时间节点,如“七一”建党、“八一”建军、“十一”国庆、长征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特殊日期,精心组织开展各种纪念、参观等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把严肃深刻的教育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通过即时性感官体验和规范性仪式教育模式,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激扬青年的奋斗豪情,让大学生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树牢信念。
三、总结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广大学生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参考文献:
[1]曹晓辉,娄敬.加强高校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21,23(03):29-34.
[2]郑海涛,吴星杰.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初探[J].求贤,2021(05):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