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忠
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阳 550005
【内容提要】 文章认为,在权力游戏的循环中,实际上充斥的就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循环。在《权力的游戏》这部电视剧中,反复演绎的就是从马上得天下的征服者如何转变成下马的统治者,有些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失败了,有些人成为强力的征服者,却被证明是无能的统治者,有些人是能干的统治者,但因缺乏征服别人的能力,只能变为征服者的统治对象。《权力的游戏》场面宏阔、人物众多,完美地演绎了这场征服者与统治者身份演变的好戏。
【关键词】《权力的游戏》;君主;征服;统治
政治理念与政治现实是权力游戏的虚实两面,统治与征服又是个循环的过程。具体来说,统治者未必能成为征服者,继承得来的王权要在手中保持下来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继续扩张了;要做征服者首先要学会服从强者,从强者身上学习经验,经受新的更为残酷的考验;只有征服者才有资格做统治者,只是统治水平高下的问题;但征服者未必能成为统治者,马上得到的天下并在马上治天下,优秀的征服者也许却是拙劣的统治者,从而使得自己又变成了被统治者。在《权力的游戏》中,处处遵循的是马基雅维利主义逻辑,而且每个主要势力中都有马基雅维利式的顾问主义存在,只是顾问的水平高下不等、君主贤愚不均,导致了不同的命运和结果。在这部电视剧中,权力的物化形式就是对于铁王座的争夺,除此以外,诸如爱情、联姻之类的桥段,都只是权力游戏的补充,本来应该温情脉脉的爱情,在《权力的游戏》中都充斥着征服与被征服的意味,不管是男女相爱或是同性之恋,不管是兄妹之恋还是父女乱伦,在这部电视剧中都外化成了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
具体分析起来,处于统治状态的君主,与处于征服状态的君主,其实他所面对的情势是不一样的。在《权力的游戏》中,征服与统治的主题被演绎成了围绕权力争夺的故事梗概。具体来说,“冰”其实是用异鬼来联合死人军团的象征,而“火”是以龙之火焰为解放号角,之所以没有沿用《冰与火之歌》原名,而以《权力的游戏》冠名电视剧,其实就由于在电视剧中嵌入了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涉及的诸多概念、看法和理论,只用“冰与火”已经很难涵盖一部包含如此众多政治学概念的文艺作品了,只能用“权力游戏”来归纳这朵史诗奇幻文学之花了。在《权力的游戏》中,“征服”这个主题包含几个层次,一是死人军团对于活人世界的征服,二是龙女王对于七国的征服。
在征服与统治这一对矛盾之中,其实依靠主体前后有微妙的区别,但都是遵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条不变的真理,只不过君主作为征服者和被征服的对象,处理方法有所区别。首先,君主必须有军队保卫自己免受外敌征服。马基雅维利说:“依我说,君主用来保卫本国的军队,或者是他自己的军队,或者是雇佣军、援军,或者是混合的军队。而雇佣军和援军是无益的,并且是危险的,一个人如果以这种雇佣军队作为基础来确保他的国家,那么他既不会稳固亦不会安全。”[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57.]在这部电影中,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黄金军团就是典型的雇佣军,而灰虫子也是这类可以买卖的雇佣军。在《权力的游戏》中,还出现了“次子团”等雇佣军事力量,最终龙女王靠自己的美貌得到了其头领的倾心相附。
在征服的过程中,君主更依靠军队之“火”,但军势如火,很容易失控自焚。
正如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指出的那样:“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在别的国家里,君主只需要同贵族的野心、同人民的傲慢不逊进行斗争就行了,可是罗马的皇帝们却有第三种困难:必须容忍他们的军队的残暴与贪婪,而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它曾经是很多皇帝灭亡的原因,因为要同时满足军队和人民这两方面是困难的。”[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2.]依靠军队和人民的两难,依靠广大人民和依靠最有势力的权贵的矛盾。我们注意到,在征服与统治的过程中,君主在征服阶段往往更加倚重军队。马基雅维利说:“一位君主如果带军队出征,依靠掳掠、勒索、敲诈和使用别人的财产,这个时候慷慨是必要的;否则士兵就不追随他了。”[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8.]实际上,古代军队热衷劫掠是常态,军队首领为了鼓励士兵打仗,只能包容放纵。因此,在征服的过程中,君王会容忍军队的暴掠行为,但政权一旦稳定下来,这种行为便不再被君王所认可和接受了,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对于君王来说,出征的时候重点要控制好士兵,但日常统治中却要重点控制好平民,有时也被迫迎合民众的一些恶趣。在《权力的游戏》第一季中,为欢迎奈德·斯塔克的到来,罗伯特和幕僚决定举办比武大会,吸引了大量的平民涌入都城来观看,而这时候民众这种娱乐的需求是必须要得到满足的。还有一个例子,龙女王征服了奴隶城邦弭林之后,不仅是“贤主”们主张重启角斗比赛,普通民众也对此抱有很大的期待,龙女王违心地参加了自己讨厌的角斗比赛,从而使自己身处险境。
在征服的过程中,军事上若处于劣势,就需要借助外国军队的救援,但这也是充满了危险的举动。马基雅维利明智地看到,即便是来救援的外国军队,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能成为征服者,援军成为了敌军,他说:“另一种无益的军队是外国的援军。这是请求一个强国进行援助和保卫自己的时候派来的军队,……这些军队本身可能是有用的、良好的,可是对于招请这些军队的人来说却几乎经常是有害的,因为如果他们打败了,你就完蛋了,反之如果他们赢得胜利,你就要成为他们的俘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64.]其实“小指头”的援军冬临城就是这样的例子,还好被珊莎?斯塔克明智地消灭了。
在极端的条件下,君王甚至会把爱情也作为征服的手段之一。在第八季第六集中,提利昂?兰尼斯特与琼恩?雪诺有一段经典的对话,琼恩?雪诺转述了伊蒙学士很久以前的一句话:“情爱是责任的大忌”,提利昂?兰尼斯特则提醒琼恩?雪诺:“有时候,责任是情爱的终结。”并把他的责任引到了“黑夜卫士”的誓词中来:“你是守护王国的坚盾”。值得注意的是,“黑夜卫士”誓词中强调的是“王国”而不是“国王”,这里有本质上的区别。最终,琼恩?雪诺在确定了龙女王的野心之后,认定龙女王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敌人,痛下杀手结束了这段情爱。铁王座在巨龙火焰的喷射下逐渐融化,预示着权力本来就是一个游戏,终将烟消云散,实际上这才是《权力的游戏》中的点睛之笔。可以说,《权力的游戏》提出了一些一般观众平常不怎么深入思考的问题。个人既是家庭的人,也是国家的人,既有家庭属性,也有国民属性,在家事和国事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之处,撕裂了所谓的情爱与责任。
但不论征服之难度有多大,更大的难题其实是“革命的第二天”问题,即革命政治最关键的问题。真正的挑战,永远发生在革命成功之后。在旧秩序被革命成功粉碎之后,“粉碎镣铐者”成为了制序者或治理者,革命的人成为了执政的人,如何建立起全新而有效的新的治理体系和制度,其实是比革命更加要命的事情。比如,龙女王的权力是建立在不断成功征服的基础上的,一旦下一次征服失败,或者已经征服的地区反叛,其实她的统治都将陷于崩塌。借助火龙的帮助,她在征服上屡屡得手,但统治并非其强项,而征服与统治的逻辑又如此不同,在一个人的身上很难兼备,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在《权力的游戏》中,龙女王与罗马皇帝面对的情况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一系列的军事胜利掩盖了她统治上的无能,一旦征服之路受阻或者停滞,相关问题马上就暴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