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霞
苏家屯区湖西街小学 辽宁省 沈阳市110101
摘要:在合唱艺术形式中,童声合唱是一种比较特殊也非常重要的合唱类型,有着和其他合唱形式所不同的艺术特征,同时,童声合唱的艺术审美和独特魅力也是其他合唱形式所不具备的。在新时期,童声合唱实现了从数量和训练效果的快速提升。本文分析了童声的类别与训练原则,探究了童声训练的特征与训练方法,希望能够为童声合唱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童声合唱训练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童声合唱;训练;合唱艺术
引言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童声合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童声合唱训练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在长期的训练中,促进学生呼吸、发声、音准、咬字吐字等方面的发展。
一、童声的类别与训练原则
(一)童声的类别
一般来说,童声的发展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和变声期三个阶段。从幼儿开始能够说出比较完整的语言开始,至五六岁之间,属于稚声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声音比较细小,口腔没有太大的开度,舌头的灵活度还不够,说话时的语速也比较慢,肺活量小,幼儿的音域只有六至八度,并且音色比较稚嫩,发音还不够标准。
从幼儿6周岁开始,到12周岁属于童声期,严格地说,童声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六至八岁时童声前期,这个时期,对幼儿的合唱训练要以基础训练为主。在 幼儿的九至十二岁为童声成熟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可以承担一些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排练和演出。最后,十二至十五岁为童声后期,这个阶段是儿童与青少年青春期衔接的重要阶段,有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变声期,这个时期也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时期,不管是在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色变化,或者是在延长等方面,其合唱水平都是比较高的,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处于变声期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一般情况下,女孩子在14-16岁甚至更早就已经进入了变声期,有的孩子能够很快完成变声,度过变声期,但有的孩子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需要八九个月,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也可以在少年合唱团演唱。相比较起来,男孩的变声期较长,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男孩子会提前进入变声期,在这个时期,可以让他们进行低声部的轻声演唱,这样有利于他们顺利度过变声期。
(二)童声合唱的训练原则
歌唱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在经过训练之后,在合唱队的充分发挥下,就会产生自然的歌唱声音。对于童声合唱的训练,必须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将儿童的声音进一步集中、扩大和美化。通过训练,让童声合唱队每个队员的声音集中起来,声音效果会更加和谐统一、清澈。要避免对儿童共鸣腔体的过分强调,也不能刻意强调其音域或广度,要将儿童清脆稚嫩的音色充分表现出来。在童声合唱训练中,不管是轻声练习,还是母音选用,都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获取高位置的优美声音。所以,在童声合唱的实际训练中,应该从高音入手,坚持下行音阶练习的原则。
二、童声合唱的特征与训练方法
(一)童声合唱的特征
首先,童声合唱的声音具有天然性。童声是只有在人类变声期之前才存在的独特声音,和成年人的声音相比,其音质更加纯净,是难以模仿的。儿童在经历了青春期变声之后,天然的童声就不再存在了。这种天然性的声音,是任何声音都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合唱中,优美的童声能够将歌曲独特的艺术境界和韵味充分体现出来。
其次,童声的情感是纯洁的。童声合唱并不是简单的唱儿童歌曲,在童声合唱中,还有儿童的情感包含在其中,其中包括对祖国、家庭、朋友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是纯洁的、简单的,没有任何瑕疵,也没有掺杂任何其他的复杂情感。在童声合唱中,会流露出儿童纯洁的情感和悦耳的声音,很容易让听众敞开心门,在聆听和欣赏中有所感悟,回到最初的纯净、简单的境界。
最后,童声合唱的训练和成人合唱相比,显得更加“业余”,不会有太多技术炫耀,其演唱构成也相对简单,在合唱艺术发展中,这种原始的演唱发展的更加多样化,在当今社会是十分珍贵的,这也是童声合唱最独特的特征。
(二)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
1.注重轻声唱法
在童声合唱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对轻声唱法的使用,并且,还要保持干净的合唱声音,让儿童发出的声音保持柔和。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自主歌唱时,发出的声音通常都比较轻松,声音也比较通透,童声合唱需要的就是这种天然性的声音。在轻声合唱训练中,要保证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不能有漏气现象,一旦出现漏气现象,就会出现消极的声音,假如在练习中,学生一直压低嗓音,长此以往,声音就会失去原有的光泽,但在合唱时,教师又不让学生大声唱,在这种矛盾下,很容易发生极端情况,由于学生的发声不自然,而在歌唱中声音又不敢过大,这种音色变化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嘘声,就会影响合唱的效果。
2.正确的气息
在童声合唱训练过程中,要保证正确、足够的气息支持,做到气与声的相互结合。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儿童还不够成熟,很可能会由于勇气不足导致错误的唱法,在合唱中这种错误地唱法很容易会产生气僵的情况发声。所以,在合唱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规范的气息支撑训练,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控制气息的方法。其次,在合唱之前,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呼吸训练,比如采用腹部扩张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气息支撑。在气息训练中,还可以选择一些歌曲,让学生练习,帮助学生进行气息训练。
3.注重发音和情感的融合
在进行合唱训练之前,必须要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音乐素材,还要做到音乐素材的多样性,这样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训练资料,以学生的喜好来选择训练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作品,还要考虑学生能够译释作品并且能够将作品表现出来,学生能够在演唱中对作品的魅力有所感受,并产生情感共鸣
结论
合唱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果合唱队具有一定的视唱和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对合唱训练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在合唱训练中,必须要从声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乐曲欣赏等方面展开训练。另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集视唱练耳、节奏、乐理、歌唱和欣赏等方面统一的立体式交错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对童声合唱的训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相根,刘琪.童声合唱的训练要点[J].参花(下),2021(03):128-129.
[2]刘畅.浅谈童声合唱[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17+29.
[3]范新明.浅谈童声合唱的特征和方法[J].北方音乐,2018,38(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