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安江丽
[导读] 教育的信息化变革使得媒体教育元素与教学充分结合,而一些影视作品带来的视听语言成为教学的新支持,这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尤为明显。
        安江丽
        平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050400
        摘要:教育的信息化变革使得媒体教育元素与教学充分结合,而一些影视作品带来的视听语言成为教学的新支持,这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尤为明显。在影视视听元素的作用下,增强学生写作学习体验,也为学生的写作表达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使得学生文字驾驭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细节观察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影视视听资源所对应的丰富生动的影视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写作教学更富趣味性,更具吸引力,学生也喜欢表达,有话说,会说话。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阅读;写作
引言
        重视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要方式。中职学校应该与时俱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更要重视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满足社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创新作用,能够更加灵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更加优质高效地完成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一、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朗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语感。朗读是一种以口语为基础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再加工来朗读,这是信息加工的必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感知了作者的主要写法,体会了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了文章的情感,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在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朗读行为的本质意义上看,它与写作是互动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则是对朗读与写作关系较为贴切的阐释。曾国藩也提出,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朗读是眼耳口互动的,是所有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写作可以说是朗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朗读是口头表达的方式,写作则是用文字进行表达。学生在朗读中,对于文中的字词、优美语句、有特色的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予以反复地吟诵体味,久而久之,脑中有了优美篇章,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有了优劣,下笔就有了章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就是对课文信息理解、分析与加工的过程。经过学生自身的内化吸收,语言积累便形成了。知识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记忆与储备,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当写起文章来,学生就能够文思泉涌,信手拈来,顺理成章。这正是学习语文的目的与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从教学实践结果来看,中职语文朗读教学对提升语文教学能力和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写作教学时融入有效阅读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仅仅是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也需要在写作中融入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写作教学中发现阅读内容的重要性。语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部分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牢固,导致其在进行写作时常常会出现语言单调且言不达意的情况,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更加迅速地进步。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在写作教学中融入有效的阅读活动。

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阅读内容,让学生进行集体朗读,也可以配一些音乐,让学生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朗读,在学生朗读过后,让学生将自己概括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将这种情感写出来,再进行分享,全班一起讨论阅读中出现的情感,当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后,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自选角度、自定题目进行写作练习,当学生对阅读内容充分思考过后再进行写作练习,学生对于内容的把握将会更有深度,而且在写作之前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学生也都进行了充分的思考,这就能够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感而发,这种带有真实情感的写作内容能够使其写作的过程更加顺利,写作的质量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教师可以选择几篇阅读内容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内容,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为了让学生对写作更加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续写童话故事的写作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阅读与写作二者相结合的效果也会更加容易被充分激发出来。
        三、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方式
        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不能只是暂时性的,而应该是永久的并且应该不断精进的。这种要求就需要学生拥有一套自己的阅读方式,才能保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落伍、不处于劣势。首先,对于一本书要粗读大略,不能死抠字眼或钻牛角尖,这样不仅会影响阅读效率更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第一遍应该通读全文,掌握书籍的主旨要义,一些主要的情节人物,先对一本书有一个主观的印象,把通读时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不影响全文内容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跳过。在书籍第一次读完后,开始思考有什么遗漏再次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阅读。在下一步的阅读中,抱着第一遍通读的疑问,着重针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阅读,结合第一遍通读后的理解前后串联,一般性的疑问就可以迎刃而解。而还剩下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解决,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甚至与同学一同进行讨论。这样问题不仅可以得到解决,还能留下深刻印象,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就不用花费过多时间,从而大大提升效率。其次,当学生掌握一本书的内容后,可以发动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换意见。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得到自我满足,从而更进一步地使学生愿意阅读、积极阅读。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的习惯,也能够在积极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阅读效率。最后,在读完一本书后,还要延伸性的思考阅读。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一本书的内容拓展开,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并让学生之间进行想法上的交换,这样可以激发出新思想的火花。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在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开创中职语文教学的新天地,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技能,在不断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中,提高“整合”的能力,致力于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中职语文学科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中职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要想取得教育实效,必须讲求具体的思路和策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阅读的应用为学生的写作表达提供了有效的写作思路,也提供了策略方面的指导,提升教学效果。写作教学中配合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写作学习不再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掌握更多的写作经验,获得丰富的写作认知体验,让中职写作教学更富实效。
参考文献
[1]陈淑芬.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92):108-110.
[2]陈娟.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221.
[3]张晓玲.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2):160-161.
[4]尹丽华.浅谈中职语文中的阅读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8,5(31):322-323.
[5]张颖松.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职业,2018,{4}(0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