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
贞丰县北盘江镇明德小学 562201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对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这三个方向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桎梏。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励学生打破固化思维,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下将从“数学解题技能训练,提升思维的敏捷度;引导逆向应用公式,提升逆向思维能力;巧妙联系生活,扩展思维宽度”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1培养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自始至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分析问题,从已知条件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根据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因为运作的过程是一个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大意。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够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所有的计算过程都是错误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前提。数学思维是环环相扣的一种思维方式,每一步计算前后逻辑必须合乎运算法则,每一个得数必须精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2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现状
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非常注重讲解基础知识,但是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掌握得不够扎实。再加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学生感到困惑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在学习中对基础知识和概念一知半解,没有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在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情况下,思维能力自然得不到显著的发展。教师教育思想落后,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制度的影响下,教师坚持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常会采用填鸭式讲解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缺乏必要的课外延伸除了课堂时间之外,家长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并没有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家长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意识和引导意识,导致学生虽然参加了很多课外辅导班,增加了练习的“量”,却没有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
3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
3.1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强化创新思维能力
兴趣是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期间,兴趣能让教师对各个课程教学环节事无巨细。学生从学习探究的角度出发,有专注学习的基本意识,因兴趣的引导发展学习创新思维能力指日可待。小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期间,如果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够形成一种激励学生的有效动力。当学生获得发展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能力的机会,必然能实现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达成数学学习目标。在日常教学指导期间,教师会发现一些学生的能力有限,没有良好学习兴趣的支持,就会出现对数学学科或教师的厌恶情绪,更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导致学习成绩滞后不前。教师在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予以支持。也就是说,学生取得短时间的进步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或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2注重数学知识的积累
弄懂数学的基础概念,注重数学知识的积累,是数学学习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摒弃“为做题而做题”应试教育观念,而是要求学生“做一道题,会一类题”,要在数学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为思维的锻炼打下基础。
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让学生明白它的含义是什么非常重要,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再如一些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整数、分数、小数、循环小数的概念等,这些都是需要理解记忆的。
3.3提高教师的重视
要想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让教师引起重视,国家现在提出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到每一个学科当中,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也要注意这一点。教师们首先要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找到相关方法之后,注意数学知识和培养核心素养相统一,找到二者之间的共同性,设计一个科学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3.4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对不少学生而言,数学学习难度很大,还没开始做题目他们就会产生畏难心理,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这种心理会影响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甚至会产生厌烦数学的情绪。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首先要做好心理疏导,慢慢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还要注意数学教学要由易到难,当学生做出一道简单的题目时,要及时给予肯定,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3.5利用问题意识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可以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经常思考数学问题,才会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才会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刺激他们主动学习,教师也可以经常抛出一些问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下主动思考,如果有想到了答案就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对于一些想不出来的同学也可以提出疑问,教师也可以当时解答,对于他们的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让他们勇敢地将疑惑说出来,并且让其他的学生们一起去思考这个问题。
3.6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对小学低年级学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更加灵活。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采用训练的方法要获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对练习设计予以重视,让小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用引导的方法让小学生运用灵活的思维思考问题。对练习设计予以重视,在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培养的时候,可以采用综合运用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概括的方法等等,让小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练习设计。比如,在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最后对自己的想法予以归纳。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计算一组试题。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期间应用有效的课程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找出解题方法,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主动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不断训练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鼓励学生多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久而久之就会突破原有的思维之墙,将思维带到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黑艳菊,司慧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学周刊,2020(10):33-34.
[2]?储晓山.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对策.小学生(中旬刊),2020(11):88.
[3]南斌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效果研究.才智,2020(13):189-189.
[3]税忠.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中国校外教育,2016(32):73-74.
[4]王香.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7):124.
[5]逮艳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探究.新一代(理论版),2020(04):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