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国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而且伴随着素质教育全面的落实,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很多教师提出了主题式阅读的教学策略,借助主题阅读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本文就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有效运用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阅读教学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薄弱,缺乏一定的自主阅读兴趣,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必须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可以真正的融入到阅读课堂中,从而获得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主题式阅读当前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这种阅读方式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阅读课堂中,从而有效的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本文就主题式阅读的具体落实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主题阅读概述
主题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再局限于一节课的内容,而是把相关的内容组成为一个主题,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展和延伸,然后让学生完成阅读方面的学习。在开展主题阅读的过程中基本都包含了一定的核心内容,借助主题线索将各个阅读的材料进行串联,通过一篇文本带动多篇文本来完成教学,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可以建立起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并这个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主题阅读教学中也具有着自己一定的特点,首先主题阅读肯定有一个阅读的核心,学生如果能够更为准确的把握一篇文章的内容则可以很好的阅读其他文章的内容,另外就是会把涉及到的语文知识有效的整合,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丰富阅读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有就是阅读的过程中不会偏离教学的基本方向。
二、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从细节入手,明确教学主题
教师在落实主题式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教材的细节内容,根据文章的内容明确相关的主题,然后通过文章的主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落实主题式阅读的时候,要认识到文章的知识点是比较零散的,教师如果可以结合这些内容构建出一个主题,那么往往能够更好的把知识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在落实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要从教学的内容和细节之处入手来明确教学的主题,这样可以更好的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从而建立起各个知识的联系,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了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猫》之后,教师可以认识到这篇文章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让学生能够掌握状物类文章的描写的特点,可以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并且训练学生运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意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作为主题,从教学的这些细节性目标入手来选择相关的阅读文本,通过对比学习,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方法和阅读的技巧,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创建趣味阅读情境,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教师在落实主题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喜好,只有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来设计主题阅读活动,才能真正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这样的阅读课堂学习中,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和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性的阅读情境。主题阅读会在课前设定一个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展阅读教学。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和主题内容完成情境创设,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其实这个单元就可以自成一个主题:让学生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景的方法,学会按照浏览顺序写景物。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比如学习《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呈现日出从海平面升起的整个过程的视频,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优美逼真的课堂氛围。又比如在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呈现景点的景色,借助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兴趣,在情境的烘托和感染下学生也会对这些美丽的景色产生向往,能够更好地掌握按顺序写景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本单元完成《习作:游____》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所以在落实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多引导学生,为学生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丰富主题阅读活动,丰富学生阅读量
在落实主题式阅读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并不一定按照教材死板和单一的完成教学活动,其实教师可以围绕着主题开展各种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有效的提升学生参与主题式阅读的意识和积极性。学生学习各种阅读知识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这些知识进行应用,而且学生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很多时候可以反映出学生的阅历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和理解。所以教师在主题式阅读中要多鼓励学生去参与,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然后为学生准备阅读的主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自己寻找资料,完成阅读,在学生对相关主题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借助这个主题让学生开展演讲比赛,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整合,能够将学生阅读中掌握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获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加入环保这个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文本展开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就环保进行演讲比赛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丰富主题阅读活动内容形式,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参与的意识,对于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四)主题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
在落实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围绕着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落实,可以分析教材的内容,然后挖掘文本中的价值要素,进行拓展,从情感角度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得情感的升华,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司马光》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优良美好品质的相关的人物故事加入到主题阅读活动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借助这些文本去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这样的一种学习拓展了主题阅读的影响力,学生不仅仅可以掌握阅读方面的知识,还能获得情感升华,实现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阅读教学开展的各种有效的方式,要能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主题式阅读目前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和关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激发,全面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给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郑彩霞.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18,(4):67.
[2]李定清.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教师,2015,(12)
[3]卢长芳.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J].求知导刊,2020,(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