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彤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济南 250001
摘要: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需要积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类型教育的内涵,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的特征,重点分析了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如下所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类型教育;改革措施
【基金项目】:《基于“学-做-思”三位一体构建应用型高校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山东现代学院校级教改立项201506B
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为临床医疗领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就需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育优势。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呈现出职业教育明显的特征。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需要加以创新,采取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为临床医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
一、类型教育的内涵
所谓类型驾驭就是根据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任务以及教育形式的同时对教育实践的划分。其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种形式。根据教育形式化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成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以及制度化教育。高职院校的教育简称职业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使得学生可以顺利进行某种职业活动。职业教育包括的内容较多,如在校职业教育、校外职业教育、入职教育以及入职后继续教育等。类型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意味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特征更加明显,教学质量更高。职业院校与普通教育相比地位同等重要。此外,类型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由政府部门统筹管理,鼓励企业多多参与,院校开设的专业特色更加显著,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均需要有所创新。总而言之,类型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变得更加重要,被教育部门更加关注。
二、高职院校呈现出来的教育特征
(一)专业特色鲜明化
职业教育所设置的专业特色化更加鲜明。职业教育依托各个行业和产业的优势构建起了很多特色专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可以灵活设置并调整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高度对接。职业院校各个专业彼此之间的专业群服务功能和集聚效应,将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高度融合在一起[1-2]。
(二)办学主体多元化
办学主体多元化是职业教育显著特点之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明显不同,政府不再是办学单一主体,办学主体向社会各界延伸开来,构建出了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形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股份制职业院校、民办职业院校以及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决定了职业院校可以接受各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在政府部门引领下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也参与其中。
(三)课程内容实用化
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与普通学校教学内容存在明显不同。普通院校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学科知识结构上,职业教育则以实际工作流程为基础,对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和整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带有较强的动态性,可以系统化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知识,而不是简单对实际工作的复制。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带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学期间注意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规范的及时纳入。
(四)课堂空间场景化
职业院校的课堂环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工厂、企业、工地、医院等都可以成为职业院校的教学课堂。正是因为如此职业院校的老师们需要具备情境教学意识,结合教学场地的不同采取开展与之对应的情况化教学,促使职业成长规律与教育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
(五)人才评定综合化
职业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复合型技术型人才,所有学生均需要获得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证书与学历证书效力一样,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可反映出个人从事的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涯中具备的综合能力。
三、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一)提高教学内容完善性,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上。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需要将更多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结合护理专业特色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与其他专业一样也可以有校企合作路线,本专业与医疗卫生单位展开合作,详细了解医疗卫生单位对护理人员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要求,组织护理学专业教师和临床护理专家结合临床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后的护理实践教学内容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注意将临床常见的护患纠纷、医疗护理差错事件等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展开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素养和行为意识[3-4]。
(二)创新护理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需要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高职院校护理实践课堂上可采取情境教学法。老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病例情境,构建起学生对病例一定了解后开展各项护理操作。课堂实训教学方法可明显活跃教学氛围,引发学生参与护理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且学生处在相应的病例情境中可以切实感受病患心理状态,构建起对护理工作全新的认知,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例来说,在更换床单这一护理操作实训教学中,老师可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护士,模拟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更换床单的场景,拉近课堂与临床之间的距离,高效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二是高职院校护理实训教学中老师可采取病例教学法。每个实训课结束之前老师们可结合具体的临床实践设计出十个到二十个病例,这些病例要涉及多项护理操作技能和心理护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分析病例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病例实训教学中学生可模拟出患者情况在角色扮演中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人文素养。三是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老师要灵活借助演示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可构建起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对于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观察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5-6]。
(三)创新原有考核方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创新原有的考核方法也是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措施之一。创新原有的考核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新时代的医疗卫生体系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的老师们需要传达给学生整体护理观念,以此种观念为基础构建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将教师、学生、患者联系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未来步入护理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本文分析了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有关内容,希望对领域研究有一定帮助,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培养出更多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乔妍,惠石生,高之翀. 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9):39,67.
[2] 韩明飞,孙锦华.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以精神科护理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7):324-325.
[3] 夏情艳. 新时期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8(5):后插116.
[4] 张静. 高职院校护理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为例[J]. 教师,2019(8):44-45.
[5] 牛雪瑶. 高等职业院校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12):49,57.
[6] 夏情艳. 新时期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8(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