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梁永芬
[导读] 小学语文作为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写作过程里结合生活体验,提高内容的可读性,保证所言感人。
        梁永芬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江城街道中心小学 535300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写作过程里结合生活体验,提高内容的可读性,保证所言感人。另外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事件有效进行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散文、诗歌、小说等写作,能够掌握写作的根本方法和技巧。通过这种生活化教学也容易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给予他们发现惊喜的双眼,让他们生活变得更加绚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作文
        前言:小学生作文写作培养是历经课文任务群教学之后,引导学生集合词汇、文章架构设计、中心思想锤炼文章的关键一环,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一步。在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积极抓住“作文生活化”抓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语文作文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1.通过作文引导,让学生养成观察、分析、描写习惯。例如在《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当中,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去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能够模仿这篇课文从杨梅形态、口感、吃后感受等来全面描写,提升内容的感染力。
        2.促进学生产生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特殊能力,学生幸福感培养需要从小进行。通过语文作文生活化让学生带着观察任务回归生活,生活当中花开花落、季节变换、人情冷暖等,都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1]。
        3.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通过作文训练提升学生词汇累积量、文章段落架设以及中心思想提炼,拥有强大的行文铺排能力。尤其是一些应用文例如说明文、应用文的应用,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二、多种文章体裁生活化教学的方案
        1.应用文生活化教学方案。写信属于一种应用文,只是在如今社会背景下书信并不常见了,不过电子书信的格式仍然是传统书信的样子。教师在书信教学里可以结合传统书信、电子书信来分别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感受,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和乡下小学生形成笔友,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双方在书信里传递城市和乡下信息,提高学生的见闻水平,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另外,关于通知可以结合具体生活事件,让学生去写一份通知。例如学校关于放假的通知、关于水涨价的通知、关于社区统计的通知等[2]。为了让学生学会通知,还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社区通知栏,对照理论去发现通知的具体形式。而留言条这样的生活中常用的应用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给爸爸妈妈留言,给同学留言等,可以假设某个趣味事件,这样可以让留言内容更多元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说明文生活化教学方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推荐一本书,实际上这是锻炼学生的说明文书写能力,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从书的封面到故事内容,从阅读感受到作者思想,从行文布局到中心思想,一层层地剖析,教给学生介绍一本书的根本流程。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从作者背景入手,将作者和相应作品的故事阐述出来,通过感人的形式形成关联记忆,让人忍不住去看作品,这也是一种说明文。另外,向他人介绍朋友,实际上也是一种说明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朋友,从对方的面孔、身材、思想、说话特点,然后再利用一两个典型事物去说明朋友的特点[3]。
        3.记叙文生活化教学方案。教师在总结记叙文主要元素基础上,可以锻炼学生去介绍自己曾经记忆深刻的事情,让学生抓住人物、地点、事件、经过、高潮、结局来形成科学的描述。诚然,学生记叙文书写能力培养和教师日常授课有直接关系,教师需要将这种常见文体的写作方法,不断地渗透给学生。

例如《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就是记叙文方式描写了一段神话故事。教师在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到生活中寻找神话故事素材,然后自己加工成故事体。这个过程里实际上锻炼了学生素材采集、筛选、加工的能力。记叙文写作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每天的日记形式去锻炼,让他们形成记录点点滴滴的习惯,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和心理感受。在学生日记当中结合具体内容教给学生利用闪回、插叙、倒叙等特别手法,增加文章的吸引力[4]。
        4.议论文生活化教学方案。对于议论文的写作培养,完全可以引导小学生去看新闻,去分析新闻事件,去寻找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引导学生去看新闻评论,尤其是专业的新闻评论,并非是一般网友的新闻评论,因为专业评论更深入,思想水平更高,看事物更独特。通过网络经典新闻来引导学生去总结论点、论据、论证,并且分析三者关系[5]。论证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论据,论据要围绕论点。例如教师抓住“老人摔倒扶不扶”“想不想让父母生二胎”等关键性新闻或者社会动态,引导小学生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佐证自己的观点。
        5.散文生活化教学方案。散文是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一种文体,为了让小学生写好散文,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散文的种类,包括议论性散文、抒情散文。而且教师善于结合生活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并从生活现象当中去总结感想。例如带领学生去体验春雨、夏荷、秋阳、冬雪,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形成诗歌一样的语言,这便是散文的良好基础。另外多阅读散文经典,并且鼓励学生围绕经典探讨,可以在散文的启发下去尝试一些事情,佐证一些想法等,以这样的形式不断提升学生对散文的认知。
        6.小说生活化教学方案。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提升小学生小说写作能力,除了仿写、扩写、缩写等方法之外,还需要引导哦小学生去观察生活,能够找到生活中存在的矛盾点,抓住一对矛盾形成虚构情节,通过虚幻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将真实的矛盾演示出来,引发读者思考。
        7.诗歌的生活化教学方案。诗歌属于比较高级的创作形式,它的语言具有概括性,很多时候比较抽象,例如:一粒石子蹦跳着,就那样敲碎了我的心湖。石子和心湖之间本没有联系,但两句话连接在一起,让石子拥有了特别含义,其成为了杂念、思念等,让人心绪发生波动。所以在诗歌教学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事物,能够从事物当中发现一些较为特别的内涵。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用最短的文字去说明生活常见的物品,例如刀子、暖壶、磨刀石、打气筒等,能够赋予它们人性。这样的锻炼方式往往因为具有趣味性,容易得到学生的响应。例如:外表冷漠内里火热,这是学生对暖壶的描写。而磨刀石则是让他人变得锋利同时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淡薄。通过这样的锻炼,最终可以激发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写好诗歌打下基础。
        总结:小学生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教师认真了解教学大纲架设教学计划基础上,通过系列的引导活动,让学生回归生活,于生活中去锻炼观察能力,在生活中体验应用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去欣赏小说、诗歌。甚至于让学生通过各类途径去获得灵感、素材、感受,丰富小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不断积累能量,直至产生了巨大突破。生活是真实的,是所有艺术的源泉,通过写作生活化让学生去热爱生活,建立他们的幸福感,这是语文教学当中比较关键的教学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芝凤.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米"--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J].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0(3):85-85.
[2]朱木兰.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0(1):281-281.
[3]黄秀山. 论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4):207.
[4]张玉唤.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施[J]. 考试周刊, 2020, 000(024):35-36.
[5]石杨.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析[J].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 000(002):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