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娥
厦门市莲龙小学
摘要:在语文学科中,写作教学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所以,有效的写作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的提出本身就是为了改变过去“知识核心时代”的教学目的,而这一直以来也是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相比于过去,小学教师的作文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但距离核心素养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例如,教学方法还是相对单一,有些教师还是习惯于讲述写作套路,给予学生模板化的写作经验等。要想真正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培养学生更加健全的人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作文教学。
一、结合语文课文,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以此逐步提升学生作文语言的优美程度。教师可以践行读写结合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良好词汇,并以微练习辅助学生理解、应用。以《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中的字词应用非常精妙,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使用红色的笔圈出文中精妙的字词,然后为学生布置练习任务,辅助学生内化这些内容。如教师提问:看课文中“……我怀着好奇的……朝我挤压过来。”你们认为这一段话中那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学生回答:我认为“贴”字和“挤压”这两个字词用得最好,将孔洞的小、窄描写得非常生动[1]。教师:怎么理解呢?学生:“贴”和“挤压”这两个字词的意思是指接触面非常大,比如两只手贴在一起、挤压在一起,这就可以很好地表现小船上的人与岩石壁之间的距离非常小。教师:很好,请坐。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使用“贴”或者“挤压”这两个字词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造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优美字词,并布置微练习活动,以此引导学生积累可用于写作的语言。
二、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第一,积极开展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写作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因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写作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生活中产生的体验和思考。写作的目的就是利用语言和文字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将自己的生活呈现出来。当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认知后,教师就可利用空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体验和观察大自然,参观科技馆、纪念馆等,带给学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教师也可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心地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从中积累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人文素养、动手能力和思维品质都会得到有效提升,也能为其写作奠定良好基础[2]。第二,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家务劳动活动。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做家务的习惯。教师需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家长的配合,监督和引导学生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当回到课堂中,学生发现教师布置的家务劳动内容与作文主题是一致的,就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结合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学生的作文也会变得更加真实和生动。例如,在周末前,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几项任务:回家后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与家长一起进行实践。在做完家务后,学生需要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按照流程进行记录,即准备活动、实践过程、心得体会。在回到课堂后,教师可先开展有趣的“家务劳动分享会”,学生需要说说自己在做家务时遇到哪些困难,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做家务的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能积累更多的劳动经验,而这可以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好充足准备。
三、适当拓展人文素材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而这也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应当从文化积累、人文内涵的角度入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从教材、工具书等方式搜集教学素材,而这就会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和严肃,学生不愿主动学习,也无法有效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要及时更新理念和方法,具备国际视野和先进视野,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优秀文化资源。在写作课堂中,教材中的课文都可进行引申阅读。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着课文内容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同时还需要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给予学生震撼感,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而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可以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认真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外,还需要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该篇课文中讲述的是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但内容相对较为概括和笼统,学生难以真正感受到其辉煌。圆明园中也存在非常多的故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利用视频、图片等带领学生欣赏辉煌时期的圆明园,为学生讲解圆明园修建的背景,各个传世珍宝的来历以及背后的故事,讲解圆明园里的十二兽首。这些故事、图片、视频等可以迅速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使其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写作素材,不断丰富其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与内容的拓展后,教师就可为学生布置一篇简单的文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辉煌时期的圆明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设计多种教学活动以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并且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应用读写结合理念,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应用生活即教育理念,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审美与思维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布置日常的习作修改任务,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应用这些策略,教师可以达到综合性的教育目的,引导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春侠.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54+56.
[2]宋淑玲.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研究[J].才智,2019(18):102.
[3]高勤花.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4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