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关键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郑央珍
[导读] 学科教学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学科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时要注意把握好时机
        郑央珍
        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小学,850600
        摘要:学科教学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学科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时要注意把握好时机,适当的进行心理引导,让学生在学好各科知识的基础上,拥有更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更好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本文中主要探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只有拥有健康身体和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心理健康教育题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挖掘出这些教育内容,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相对来说还不够成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不良的情绪问题,比如说目前一些小学生会因受到影响出现一些例如说谎、旷课、沉迷于网络的不好行为。很多教师在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时只会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批评,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大多数学生内心是渴望能够成为一个好学生的,但是因为教师或是家长并没有看到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一味地给予学生否定,没有及时给与其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就会导致学生破罐破摔,对学习失去兴趣,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违法行为。而如果在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和家长能够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并在学生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不是先去指责学生,而是给与其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引导其走出负面情绪,就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一些不良心理问题和行为的出现。
        二、当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厌学情绪较为严重
        目前很多小学生存在着厌学的现象,一是因为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对于学习没有成就感。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理解能力或者是基础问题,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就会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指责和批评,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在和学习相关的成就感就会变得非常薄弱,在学习时就会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下降。
        (二)不良情绪问题
        一些小学生存在一些情绪方面的问题,但却不懂得如何宣泄自身的负面情绪。很多学生的因为在和同伴和教师在交往过程中受到了委屈,但却不知道如何释放这些消极的情绪,因此就会将情绪积压在心里,而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出现郁郁寡欢的现象,严重的话甚至会逐渐发展成为抑郁症患者,而近年来小学生因抑郁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性格缺陷不愿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且会存着逆反激怒心理,当发生某一件事情时就会通过一些不良行为释放情绪,比如说离家出走、沉迷于网络、旷课、对抗教师、打架、甚至是违法犯罪。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教师可将心理教育的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使其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一)通过阅读教学,健全学生人格
        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的进行阅读,这对其人格培养是非常有利的。读书是为了能够使自身的灵魂得到开导,提升人格,并将美好志愿激发出来,而优秀的书籍能够对小学生进行开导,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说教师一定要能够引导学生选择合适优秀的读物,通过阅读使学生能够对人世间的真善美有所领悟,并积极地投入到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当中,给予学生心灵的启迪。
        (二)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能够使学生的人格稳定而独特,而通过语文阅读读物中的人物情感因素,能够使学生在其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和作者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思想感情。比如说《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文章当中表达的是作者浓厚的乡情,通过这一阅读文章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三)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坚定意志
        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具备坚定的意志,对于小学生来讲,坚定的意志是去学习和今后步入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坚定意志的培养。通过和学生共同进行阅读物种人物品质的分析,适当的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并提升其抗挫能力。比如说在进行《一定要争气》这一文章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童第周不甘落后、发奋读书的故事,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坚定意志进行感受,并使其在阅读过程当中获得潜在力量,提升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四)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现阶段很多小学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比如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进行学习和完成任务时都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学习和讨论解决问题,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并逐渐养成合作意识。
        (五)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具备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想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但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还要使学生具备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调整好心态,确保自己身心健康的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阅读内容,加强对学生自我修养能力的培养,比如说教会学生磨练意志,调节情绪等。
        结束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蕴含着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教师只有将这些内容充分挖掘出来,适当的进行心理教育,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魅力中国,2021(2):191-192.
        [2]董瑞琪.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文渊(小学版),2020(6):360.
        [3]杨雪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7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