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苟于平
[导读]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自主学习意识强的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学习当中,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苟于平
        四川省宣汉县普光镇柳池中心校   四川省宣汉县   636150
        摘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自主学习意识强的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学习当中,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一些学习活动,都是在老师和学校的安排与监督下进行的,很多学生都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一旦没有了教师的监督,他们便不会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从而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教学课堂会变的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学生们也会缺乏学习热情。在小学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教师们应当积极的尝试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增加同学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构建一个多彩的互动课堂,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研究
        1.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改善是我们不须要进行的。我们不仅要丰富课堂的知识和内容还要提高教学质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展开对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分析能使我们不断的完善数学教学体系。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衡量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课堂教学是我们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让学生融入课堂,加强师生和同学之间互动的有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一个互动的课堂。
        2优化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的措施
        2.1实现教师角色的改变
        在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压制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在讲台下听老师讲的内容,解题思路,勾画重点,老师点名后才可以回答问题,否则就没有发言的机会,整堂课下来,师生之间根本没有互动的可能性,这样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的讲,学生在讲台下努力的听,稍不留声,落下一步,整个思路就连不上了,尤其是数学课堂,往往是学生课下很难自己补上的。学生对这种单调的课堂,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兴趣,更不必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了。如果这时候教师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和学生积极互动,遇到问题让学生自己或者同桌事先思考一下,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数学课程中去,或许会有不同的解体思路或者看法,极大的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可以引发学生对深层次数学知识的思考和延伸,有的学生可能还会有不同的解体思路,这时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表达出来,这种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增添了数学课堂的生机,会使得更多的学生愿意去主动的学习。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学、课堂”为中心的理念,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的兴趣,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实行趣味课堂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课堂”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师要研读教材,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頻等方式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出材料。同时利用 PPT等多媒体操作方式进行教学。幻灯片动画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使得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同时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对于课件上一些问题的探究,学生们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竞争与合作中体会知识带给自己的快乐。对于某些问题,教师利用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逐步深入并探究结果,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改变不合理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良好的网络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与学生一起积极参与到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中,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不断提升自己,从而并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氛围。
        2.3完善课程安排
        面对新课改教师的传授方式必须由被教材所规范的旧思路转变为教师设计教材的新思路,以一种更独特更新颖的方式来教学。教师需根据本课程的整体目标来确定课程的内容,并对知识进行新的规划调整。课程安排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差异,应该按照每个学生的具体发展阶段来进行,不能揠苗助长,运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将学生按照接受水平的差异分成三个层次。明确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A层次的同学他们已经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吃透教材里的知识,因此教师重点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容易疏忽的易错点,并且可以适当的加强实际操作难度,使得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对于B层次的同学教师要把握好度,使得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最为基础的知识。同时设置符合现有水平的操作题目,对于学生的表现要积极的进行鼓励和表扬,在操作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要有必要的耐心。对于C层次的同学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删减那些难的不易理解的内容将最基础的知识传授给这类学生,同时适当放松评分标准,对于他们的一点点努力和进步都要给予表扬,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树立,更加愿意去学习。这样的教学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提升。教师只有在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设计,才能在数学教学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开展后续的数学教学工作。
        2.4突破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不单单指局限于课本,我们可以把它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要将知识赋予生命,深入到学生成长的心灵当中。尤其是一些抽象、复杂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记忆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寻找生活中简单实例来替代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帮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学数学生活化要求我们要积极地搜索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并将这些素材用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市场销售的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跟父母体验去市场体验一下,帮助学生了解成本、售价、利润的概念和相关问题的计算。另外可以把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一起探索解决,这样能极大的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而且我们还可以将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做到活学活用。
        3结语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我们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助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尔帅, 王立春, 徐琳琳,等.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C]//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 2016.
        [2] [1] 张秀美.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 000(030):74-74.
        [3] 卞金茹.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7:119.
        [4] 文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 000(014):99-99.
        [5] 朱媛媛.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 2018(51):105-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