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洁
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实验学校(通化县同德实验学校) 吉林通化 134100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学习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就是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由于数学学科内容抽象,并且概念和公式较多,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和理解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核心问题,让这些问题发挥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进而落实解决问题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教师都善于借助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为了提升教学的效果,发挥出问题教学的优势,教师要善于挖掘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哪些能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谈论的问题,而如何设计核心素养成为了目前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就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就如何落实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教学进行探究。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学生在记忆公式和概念的时候过度重视死记硬背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在记忆数学公式和概念的时候往往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而这种方式只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不能在脑海中对所学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无法理解公式和概念的含义,在解题的时候只能套用公式进行,一旦题目发生变化很多学生就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此外,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该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关联性的学科,想要学好该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灵活的思维和较强的逻辑能力,并且对旧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而死记硬背的方式只能咱脑海中短时间的记忆公式和概念,并不能理解公式和概念的含义,久而久之学生不会或者不明白的知识点就会越积累越多,最终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影响了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题海战术和灌输式教学依旧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方式
布置大量的练习题和长篇大论的讲述理论知识也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会把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教学重点,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足够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长篇大论的讲述理论知识,并且理论知识讲述完毕之后会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开展练习,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更不能吸收教师讲解的内容,甚至还会导致一些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学习非常得枯燥,最终失去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解决问题为引导开展教学可以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因为以数学解决问题为引导首先是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类,并且按照问题制定教学计划和开展教学,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对攻克教学难点和重点都起到了积极的帮助和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学习知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进度也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是解决问题类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是结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教学,当学生解决问题之后会获得成就感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级的帮助。
此外,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教学的开展可以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开展探究和学习,这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教学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把握教材整体内容,在关联处设计问题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引导,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总结和归类,并且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按照这些问题进行,从而使这些问题能够高效地被攻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能把握数学各个知识之间的关系,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对于关联的内容进行对比,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就像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混合运算》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就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类。比如学生在计算乘法和加法的时候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于是我就将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找出学生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同时可以和之前学习过的加减乘除的单独运算的规则构建联系,然后让学生去思考混合运算的法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在学习混合运算中遇到的问题。当然,在其他章节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使用这种方式,通过对问题的总结和归类使解决问题的效率得到提升,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避免因问题得不到解决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开展以解决问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二)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传授给学生知识产生的意义更为深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授给学生学习技能。就像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是为了开展已解决问题为引导的小学数学教学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能。比如我先列举出了一些倍数和因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练习并且探讨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可以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从而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样在日后的学习中他们就可以通过寻求帮助和小组合作去探究问题,进而实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三)把握教学的难点,在关键处设计问题
在教学中总会涉及到一些重难点,那么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希望可以从这些重难点角度出发来设计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所有相关的知识,提高整个教学的效率。就像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位置》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例如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地投入其中,又或者是回答问题积极不积极等等,通过从多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关注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教师要认识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借助重点问题设计核心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核心问题的处理解决中,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地探索教学方案和实行教学改革,这既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也很好的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解决了重点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整体能力的提升,掌握了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水平进一步提升,培养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类教学的开展可以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起重视,并且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和总结,从而结合这些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技能,为其未来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德琪.浅析在小学数学中分层异步教学的授课方法[J].魅力中国.2017,(15).185.
[2]陈翠秀.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速读(中旬).2016,(6).226.
[3]马永德.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码设计(下).20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