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新升分校 100023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变化,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数学教学课堂的目标方向,在不断探究数学学习本质,与学生互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数学习题教学的创新性和拓展性,促进学生能够在有效解答以及多元思维构建中,形成数学核心概念,让学生把握习题解答的内在联系,提升解题效率。
关键词:核心概念 小学数学 习题教学 策略
引言:教师在规避传统教学模式不足,逐渐创新数学课堂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数学核心概念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能够通过过程研究以及过程探讨,学生形成了不同的数学核心概念。在促进教师与学生双向发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主动面对习题,通过习题训练和习题巩固,逐渐能够让学生形成快速解答的良好思维模式,达到数学核心概念的有效深化学习。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建趣味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在不断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数学核心概念形成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习题教学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发现习题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传统的习题教学方式单一,内容与实践不符,从而让学生在数学联想中逐渐脱离生活,很难进行思维的递进,学生在习题解答的过程中,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只能解答同等类型的习题,对其他类型习题学习产生了困惑,缺乏思维拓展性,也并未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习题教学在迎接教学新挑战的同时,教师应当能够改变传统习题教学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与生活相联系,更好的发展具有创新性以及拓展性的习题内容,在不断进行习题巩固中,更能够让学生产生习题解答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触类旁通,在抓住习题解答关键点的同时,落实数学核心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习题教学的关键点,能够更好的注重过程研究,不断突出学习优势,创建趣味课堂,让学生在兴趣习题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形成解题思维。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生活为重要的教学方向,不断让学生将长度单位的学习与实践相联系,在课堂导入部分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实践运算,在遇到学习问题以及不同实践难题的同时,教师通过画图的形式表示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符号,逐渐形成逻辑推理能力,通过长度单位的习题训练,巩固学生的思想认识。接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竞争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竞赛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偶数组,每一组学生都负责利用所学知识出题和解答,并在后续的竞赛过程中,两组同学进行对抗,两组同学需要交换自己所出的题并进行解答,在该种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到解答对方所出的题目,并让出题的同学进行评判,在该种模式下能够让学生转变自己原有的被试者角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该从学生的出题角度和解答方式两个角度进行评价,从而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此模式下还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树立有效的学习目标,在相互探讨和交流中,得到正确的应用方式,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并能够将习题作答进一步补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意识到学生存在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思维模式,在调查学生学情不断探究习题教学最佳途径的同时,也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创设目标性习题,在贴近学生思维层次的同时,更好的激发学生形成数学学习情感,不断能够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空间内,不断解答具有难度的习题方式,从而在不断面对挑战,进行数学情境构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的数学智慧,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核心概念的引领下,产生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在习题设计中凸显出层次性,并能够让学生抓住习题训练要点,提升自我感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时,教师在教学导入中采用动态课件的形式引入克与千克,学生在数学联想中能够形成有效的学习情境,并能够在动态视频的引导下,激发继续探索的欲望,接着教师通过生活实践例题,让学生能够将克和千克重新认识,探究1克=1000千克的过程中,教师在习题训练中结合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模块,还能够有效地结合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以闯关的形式来进行学习,这样还能够有效地优化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步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情况进行记忆,并在此阶段中教师对学生错误资源进行总结,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同问题,紧接着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以优待差分组,合作解答目标性习题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共同学习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相应的合作任务,从而在有序实践中,提升习题训练效率,形成理性思维中,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提高解题积极性,认真审题,主动联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时,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体系思想,让学生能够形成较为全面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三、习题评价的多样性,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在步入全新教学改革新领域中,需要能够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以及数学学习创新性进行习题教学多元完善,在有针对性进行教学问题解决的同时,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习题训练,不断发挥自身的学习实践能力,在以数学核心概念为重要教学背景,进行有效习题拓展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也能够进行自主习题训练,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新时代环境下,教师习题教学应当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从而结合多样化的习题评价反馈,不断进行多样式的习题创编,让学生在不断解答中感受习题内容的趣味性以及科学性,教师在进行习题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学生共同进行习题的变式训练,相互帮助,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品质。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在教学的开端,让学生能够通过裁剪的方式得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在提升自己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并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在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同时,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有哪些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紧接着教师能够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习题运算中,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加上长度单位,这种直观的边长对比方式,让学生能够总结出它们的特点,教师依据学生的分析特点进行了补充,组织学生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判断以及边长特点练习巩固,教师在评价中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在相互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变式训练促进学生灵活进行几何图形立体感知,教师在整体习题教学总结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自主进行反思,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内在联系,表扬学生能够产生数学核心概念,不断的加强习题训练速度,在自我能力提升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注重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习题评价的多样性,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等策略,基于数学核心概念下,开展小学数学习题教学。
参考文献:
[1] 杨秀芹, 王保平.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十大核心概念解读[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 004(013):125-126.
[2] 宁宁 薛, 晓蕾 杨.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概念引领的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实践研究——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 单元为例[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0, 3(9):56.
[3] 何海燕.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9, 000(004):P.84-85.
[4] 郑彬彬.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分析[J]. 考试周刊, 2019, 000(0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