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丽努尔·阿布都拉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五中学 848100
摘要:“德”是教育之本,是为师之基。德育理念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加强其在学科教学与教育管理中的渗透,已经成为新课标的一种教育新常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是贯彻教育管理理念的主体,更需要注重承担渗透德育理念的教育责任。因此,想方设法提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使他们形成“寓德育于管理”的班级管理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构建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有着巨大促进作用。高中班主任在高中生学习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力,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及其提升的价值
对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而言,主要是指班主任调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班级管理经验和个人才智等,对班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思想观念等发展产生引导与把控,使其可以逐步向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目标方向发展。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此时学生正逐步向成年人过渡,所以他们身上的社会责任烙印越发显著,但其本身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容易受到外在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思想品质与道德行为,甚至可能会走上危害社会的道路,因此加强对高中生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班主任作为高中教育阶段关注和指导学生学业与身心发展的一个管理主体,就必须承担起德育的重任。为了顺利地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思想,班主任首先自身要具备比较强的德育能力。所以,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是当下每一位高中班主任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德育观念落后
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德育的重视与推进,好多学校和教师也着手进行,跟进教育部门所开展的计划,但是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很多工作并没有深入开展,只是停留在表面。部分学校以及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所以在这方面的培训工作少之又少。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就不能在学生身上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再加上,很多班主任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德育工作,他们总认为学生的文化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这就导致高中德育水平一直难以提升。
2.2专业教材内容匮乏
德育教学领域一直存在缺乏专业性、科学性教材的问题,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时,一般都是按照教育部或学校制定的教育纲领来进行,但在教学形式上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形式老旧,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另外在教学内容上,没有专业的教材做参考,班主任教师往往对教学内容无法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挖掘,使得学生在德育课堂上无法产生情感共鸣,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三、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3.1更新教育观念
班主任作为全班学生的领导者和指路人,他的所作所为都会影响到每个学生,同时他也是其他科目教师的代表,所以,班主任首先要做好改变教育观念的带头人,承担起这份神圣的职责。当班主任能首先改变德育思想观念并开始重视德育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时,学生和其他教师就会慢慢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德育工作一定会有起色,学生的道德修养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他教师在看到改变以后,也会效仿执行。另外,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代表,班主任首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不断致力于德育的研究工作中,努力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教育,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效率。
3.2充分利用班主任的示范功能
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在德育教学方面,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树立良好的德育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原则,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示范功能。高中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必须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行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如果教师不能以身作则,自身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就很难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思想素质修养。甚至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都有深入地了解,因此在日常交流中要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掌握学生的情感状态。当发现学生思想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思政修养和道德品质,感染和引导学生走出困境,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3.3开展德育活动
高中学生的思想活动极为活跃,需要班主任给予相应的助力和支持,以防学生在求学进程中,出现其他重大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偏差。一方面,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存在较强的抵触意识,另一方面,高中生未能对世界和社会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导致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犯错误。因此,在育人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展现他们的活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而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高中生涯中迸发新的能量和斗志。作为班主任,借助一系列的德育活动,能够使学生打开心扉,使班主任与之共诉衷肠,密切师生关系,解决日常学习生活困扰,特别是能有效处理青春期带来的苦恼。如,高中学生对于男女生交往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作为班主任,可以开展专题讨论,通过“真人真事大家聊”、情景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亲情、友情、爱情,让学生在高中生涯中学会进一步了解自己、珍爱自己,将默默的爱悦之情转化成相互激励的奋斗之心。因此,在德育活动中,班主任在让学生感受教育的温度的同时,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4构建家校社共育体系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为满足社会需求,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借助家校社共育,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促使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因此,班主任须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重点,转变传统教育中仅将学生学习成绩作为重点的应试教育模式。同时,还应重视德育范围的拓展,除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外,还应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借助家校社三方共育,为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班主任可同家长定期展开沟通,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借此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制定相应德育策略。教师针对学习态度倦怠、消极的学生,根据原因结合存在的具体问题,疏导学生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教师还应将社会热点问题加入至德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探讨。高中生相较于初中生而言更为成熟,对社会热点事件也会多加关注。因此,教师可将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应用至德育中,借此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步入大学生活、社会工作而言均可产生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育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光是对知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些有思想有道德的人才。所以,在高中教育阶段,班主任需要根据教育管理需求,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完善教育模式,有效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新春.高中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J].学周刊,2021(08):167-168.
[2]安永成.“管育并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2):3-4.
[3]魏铁道.“管育并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应用[J].高考,2020(16):151.
[4]高平.“管育并重”视角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实践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9(31):92-93.
[5]倪冬燕.“管育并重”视角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实践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