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尝试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张爱民
[导读]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去进行综合实践与探究是最好的知识教学形式,因为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学生有机会去进行一系列的问题思考和实践,这一项教育,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结论的输出要有效的多。
        张爱民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城关小学  231600
        摘要: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去进行综合实践与探究是最好的知识教学形式,因为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学生有机会去进行一系列的问题思考和实践,这一项教育,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结论的输出要有效的多。并且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过程当中,也是对学生独立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潜力的挖掘。基于数学综合实践探究的重要性,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如何进行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尝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策略探究
        要想促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提升,教师在综合实践的设计方面一定要下足功夫。要让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具体探究的过程当中,又要使小学生始终保持主体地位,始终能够去进行思考和探索。接下来本文将立足于这样的核心思想,首先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如何进行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尝试。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从数学教师的教学常用方法来看,大部分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都会采用室内教学的方法,把学生局限在教室范围之内,引导学生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进行知识输出,而学生进行数学教师的思维模仿和知识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第二,从师生关系的转化与重构方面来看,尽管在现当代的教育改革工作当中,很多数学教师都会去尝试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尽可能的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让小学生自发自愿的参与课堂学习。[1]可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对人的数学基础能力比较薄弱,自制能力相较于高级阶段的学生也比较差。所以,大部分时候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仍然会不自觉的以自我为主导,严格约束小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方法来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究。接下来,本文将立足这些现实问题探究如何更好的进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工作。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分析

        (一)注重打破传统教学思维,以游戏化的形式来进行综合实践教学
    
        针对很多小学生来讲,他们都喜欢各种各样形式的游戏,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可以以游戏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递。就比如说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轴对称图形”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小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点,并且让小学生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2]那么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小学生来进行手工操作,比如首先对小学生提出疑问: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在白纸上剪出一个圆形啊?然后就让小学生在白纸上去进行尝试,很显然,在没有学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前,小学生所剪出来的圆多半是不规则的。然后教师就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将白纸对折,沿着折痕画一个半圆,然后再沿着半圆裁剪下来,向小学生展示自己所裁剪的规则原形。

接下来教师再让小学生在白纸上去裁剪一个正方形,很多小学生都会纷纷效仿教师的方式。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迅速引入轴对称图形的主要定义:沿对称轴折叠,左右两端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即为轴对称图形。这个简单的案例就说明了以实践探究、层层设疑的方法,能够很好的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实现数学综合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融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探究
     
        在教室进行知识输入的时候,有非常多的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相对有限,他们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都是不够透彻的。因此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简单的科学技术,引导小学生独立去进行一些数学问题的探究。就比如说现在互联网上有非常多针对小学生而设计的学习软件,在这些学习软件上有各种各样的数学习题,这些数学习题都强调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知识点,学生显然能通过这些软件的辅助,进一步提高其数学知识能力。[3]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适当的引导小学生去运用这些学习软件,如“长少学习”就是一款操作起来相对简单的软件,教师在日常的多媒体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去教学生一些这个软件运用的方法,小学生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这个软件来进行学习和查询。这样一来逐渐帮助小学生摆脱对于数学教师的依赖,也是在让小学生去进行数学实验探究。
        (三)通过“智慧课堂”,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都习惯被应试教育左右数学教学方式,不问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寡,而更多注重通过变式练题来掌握学生的解题方法及技能,缺乏对数学本质的真正思考。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在每一节课新授之前都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授课之前用几分钟进行预习检测。而通过运用“智慧课堂”便可以直接快速的检测预习结果。利用智慧课堂客观统计学生的做题情况,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用习题检测反馈学生对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做题能使教师快速了解其答题情况,答对,答错,犹豫及未作答的学生,包括作答时间,还能显示出错误选项比例。通过答题检测情况,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就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结语:总而言之,针对小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数学实验探究方式的运用能够直接帮助小学生摆脱对于数学教师的依赖,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一定要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游戏化形式以及现当代科学技术融合等多样化的方法来增强小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蓓.小学数学“精教活学,自主课堂”教学探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07.
[2]刘敬振.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31.
        
         本文系2020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HJG20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