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富荣
陕西省西乡县第六中学 723500
摘要:初中物理教育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在教育理念方面呈现出新的转变,物理教育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培育初中学生的良好实践应用技能,在课堂活动中对于学生的主体角色以及地位也更加重视,务求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意识以及习惯,为构建初中高效物理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的转变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物理课堂活动中运用有效的途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创新
前言
物理教育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了教师需要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要求,物理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的人才培育目标,改革物理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在创新物理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培育学生良好的物理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意识态度,有效地开展培育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活动。
一、创新教学内容,实施生活化教学
初中物理的概念知识和原理的讲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以及挑战的难度,教师在实施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物理教材的内容,在教学时增加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拓展物理教育教学的深度。物理知识的原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教师结合具体化的生活情境、生活现象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原理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知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物理应用技能,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趣味化的生活情境,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被充分地开发。
物理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当前阶段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教材内容,并据此制定教学任务。举例来说,在讲解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声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声音让学生辨识发声的物质,并且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日常中听到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教导学生在说话或者唱歌的时候摸着自己的喉咙,感受振动的幅度,逐渐地引导学生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二、结合物理实验,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初中物理课程的知识涉及大量的实验知识,教师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难懂的物理知识时要注意运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其原理的理解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环节能够有效地记忆知识,并且形成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观察现象形成自身的物理知识体系,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课堂学习效率。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物理实验意识和习惯,了解实验操作的规则,建立良好的物理实验学习氛围环境。
举例来说,当教师在讲解物理状态的相关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没有理解蒸发、蒸发、升华、液化、升华、熔化的真正意义,由于这些物理现象的名称又极为相似,学生往往很容易混淆他们的概念。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实验,有效地指导学生区分的这几种物质变化状态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辨别各种物理名词和概念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物理知识,合理地选择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实施途径,有些实验操作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结合示范实验、视频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间接地观察物理现象。
三、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小组教学
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和认知经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物理教师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个性差异进行合理的小组成员分配,保障每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学习层次和能力的学生,有效地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教师要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有效地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教师应该构建科学化的合作环节,并且增强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联系,设定教学任务让学生共同完成,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在分层教学的模式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在布置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电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组,设定不同的讨论主题,在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的操作环节中,让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基础较好的学生负责调整电路,有效地发挥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的作用。
四、创设提问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一般来说,初中物理的教学节奏比较快,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比较少,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度不高或者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思维加工才能够成为学生深刻的认知,对于学生来说才能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消化知识。所以,物理教师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应该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提问,引发学生对于一些物理现象的思考和探索五羊,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传输的过程,转向主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物理思维与技能同步发展。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物理教材,抓住重点、难点,设计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发挥提问的作用。比如,在讲解重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人为什么能够站在地上保持平衡,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引发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的情境。
五、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加快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在课程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结合小组探究、实验探究以及提问情境来创新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发展学生良好的物理知识技能以及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学忠.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学周刊,2018(34):80-81.
[2]关兆宏.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