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吾列·焦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青河县阿热勒镇福和希望小学,新疆 阿勒泰 8362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音乐教育也被人们所重视起来。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同一首歌曲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种的演绎方式,而对于同一首乐曲学生也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新课标中也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使其能够具有创新性思维,并逐渐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文中主要探析了小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人员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时期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在这一时期一定要加强对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音乐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教师一定要能够利用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当中获得新的音乐体验,并逐渐养成音乐思维创新能力。
一、在课堂演唱中培养小学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音乐技巧,并要使其自主地投入到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创造性学习当中,最终达到使学生具备一定音乐创造性的目的。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激发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
比如说在进行《我的家在日喀则》这一音乐作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西北地区风土人情能够有一定的了解,并使学生音乐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这首歌曲当中蕴含了作曲家对于西藏地区的深厚情感,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将一些西北地方的风土人情视频播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西藏地区有一定的认知,这样在演唱过程当中学生才能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到其中。在演唱完成之后,学生就能具有一定的音乐情感体验,进而形成对于这一首歌曲的独特认知,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展开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些学生认为这一歌曲当中充满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其认为小组集体合唱的方式会更加符合这首歌曲,合唱的方式会使歌曲的表达更加的生动化和立体化。而这种想法无疑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其次,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引导其在音乐情境当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最终达到增强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厚度的效果。比如说在进行《小宝贝》这一音乐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内容展开自己的想象。每个学生对于这一音乐作品展开想象时的画面都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会联想到圣母圣子图的画面,因此就会用比较严肃的情感对此首歌曲进行演唱;有的学生脑海中联想的画面可能是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温馨场面,因此在演唱过程当中就会柔和平静。通过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想象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学生音乐操作性思维能力,并将自身的音乐能力应用在音乐情感表达当中。比如说当自身在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家长安抚时,脑海中就会想起这一首歌曲的旋律,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将自己的情绪恢复到平静状态。
二、在节奏学习中提升小学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音乐节奏的掌握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节奏创作教学能够使学生自身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虽然目前很多教师会将节奏创作教学运用在音乐教学当中,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学生进行学习和创造的主动性并不够。节奏教学使学生只通过节奏就可以对音乐的情感内容进行掌握,并能进行音乐创作,其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原有的节奏教学方式进行转变,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出学生进行解组传作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对鲜花》这一首曲目的节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将上半句提出,之后再由学生来接下半句,但学生对节奏技巧能够熟练掌握之后,在对某一句的节奏进行更改,由学生创新下一句的节奏,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进行锻炼。通过类比的节奏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投入到音乐节奏创造性学习当中,并在此过程当中逐渐提升音乐核心素养。音乐节奏可以说是音乐学习最基础的部分,无论是经过正规培训的音乐者还是小学生,在听到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时都会下意识打节拍,而通过节奏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对音乐演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在舞蹈编导中激发小学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
舞蹈是音乐的动作表现,也是人们进行音乐创造的一个主要渠道。而通过舞蹈编导也能够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比如说在《铃儿响叮当》这一音乐作品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这一音乐进行编舞,让学生根据平安夜的相关情境融入音乐元素,并将其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说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迷路这一形象,就可将迷路的形态动作融入到这一首舞蹈当中,又比如说学生想到了圣诞老人,就可将圣诞老人的形态动作等融入到舞蹈当中,通过这些动作形态使这一首歌曲的舞蹈更具有平安夜特点。通过将即兴舞蹈教学形式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可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使其能够在学完曲目之后通过自主想象的舞蹈动作,将曲目中蕴含的情感内容充分的表达出来,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会被激发出来,而这种能力对于其今后的音乐学习也是非常有利的。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有多种渠道的,但都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当中将学生的主体位置发挥出来,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合唱、节奏创新教学以及舞蹈编导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和能力,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创造性思维时,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音乐作品,以此来推动我国音乐的发展。
结语
总之,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而是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当中一定要通过多种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兴趣,并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教学氛围,使学生在音乐课堂当中能够自主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通过自己的方式将音乐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充分呈现出来,而这一过程当中蕴含着学生无限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赵伟.小学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3):461.
[2]刘小嘉.开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J].鸭绿江,2020(12):141.
[3]杨越凌.浅谈小学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