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幼小衔接教学的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丛芳超
[导读]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人们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更为关注。幼小衔接作为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丛芳超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山幼儿园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人们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更为关注。幼小衔接作为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很好的帮助孩子实现幼小衔接,那么,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会生成很多的隐患。基于此,本文对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幼小衔接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策略
1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1 有关教育方法的问题
        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主要是促进幼儿的良好人格,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以及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有很大不同。首先,在小学教育当中,学生的课外时间有所减少,且在课堂上主要听老师讲课,完成各科的作业,游戏时间有所缩短。老师扮演的角色也改变了,不同于幼儿教育当中老师扮演的父母的角色,小学教育中,教师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主要教授学生各科的知识,批改学生作业,纠正学生错误。其次,许多老师单方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能否快乐成长。布置作业时更倾向于将幼儿当做小学生,没有考虑幼儿的接受程度,给幼儿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让幼儿无法快乐成长。
1.2 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
        当今很多的学生家长忽视幼儿的快乐成长,特别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甚至将幼儿的学习成绩凌驾于其他能力培养之上,忽视幼儿快乐成长,不利于幼儿长远健康发展。体现出当今很多家长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学习至上的教育理念不适合任何教育阶段的学生,更不要说即将迈入小学的幼儿了。这样一些做法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逐步丧失了应有的创造力、创新能力等。幼儿在幼小衔接之时的主要任务是释放自己的天性,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通过玩游戏来培养自身的性格、品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实现幼小衔接教学的方法
2.1 幼儿园加强自我监督
        在进行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国家关于幼小衔接的要求,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首先应充分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作用,应以正确、科学的思想观念开展教育工作,引导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能够在日后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小学生活节奏,能够充分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幼儿园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园内有小学化的倾向时,应及时处理、积极改正,避免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小学知识的教学,避免幼儿过早接受不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现象。
2.2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极为重要。首先他们能够独立的完成生活活动,他们会生成极强的自信心。再有,能够独立的完成生活活动,还会让孩子对于更多的活动生成期待,即使是后期会遇到的困难和困扰,他们也有勇气面对,并且积极地规划,采取有效的行动。在这种内在驱动力的支持下,幼儿对于小学的学习生活也会生成极大的期待。正规的课业活动、静态化的学习活动,带给他们的困扰也会变小。其实,在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人们总是会提及“情商”问题,认为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只能拥有“智商”。在我看来,出现“智商”过剩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帮助学生一次次的顺利度过转折期,因为一次次的脱节,学生自然会一次次的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时间来追上我们预期的目标。在实现幼小衔接教学时,从生活习惯的养成角度入手,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基于此,我们要建议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溺宠孩子,什么事情都替他们打理好,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穿衣、系鞋带、如厕,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自己收拾好。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家长们也不要急着帮孩子解决,先引导他们,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去解决,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非常重要的环节。
2.3 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
        幼儿园阶段教育中,多以游戏类型的教学方式为主,而小学阶段教学中,多以传统的知识类教学内容为主,虽然两个教学阶段相邻,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却大相径庭。幼小衔接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针对幼儿开展知识类教学,完全以小学学习方式为主,这并不科学,是当前幼小衔接教育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的方式对幼儿展开教学。实践活动是幼儿比较喜爱,且教育效果十分明显的方式,具有趣味性强、教育效果佳等优势特点。作为幼小衔接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设计多样化且完善的实践活动,以此促使实践活动的开展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组织幼儿进入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场所进行参观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初步了解感受相关知识,同时有效发展幼儿多项综合能力。比如参观“蜜蜂博物馆”便是十分适合幼儿的实践活动,在蜜蜂博物馆中,幼儿可以学习多种有关于小蜜蜂的知识,了解蜜蜂对于世界、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同时学习蜜蜂勤劳的精神。在整体实践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习
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不但加强了幼儿知识学习范围,同时有效发展了幼儿的核心素养。因此,作为幼小衔接教师,要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多元化的活动内容与活动环节,促进拓展幼儿知识范围,发展幼儿综合素养。
2.4 加强培养幼儿综合素质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是当前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包含幼儿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等项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中,以灌输性教学方式为主,这不仅失去了幼小衔接教育的根本意义,甚至影响幼儿的学习状态,使幼儿逐渐对小学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因此,为了提升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发展幼儿综合素质能力,作为幼小衔接教师,要加强针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并非是将每一项能力单独列举进行培养设计,同一项游戏或者同一种教学方式中可以体现多种能力的培养,以此方式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并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化发展。例如,在幼小衔接教学游戏中,教师可以设计“两人三足”的游戏,这种游戏针对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是十分有效的。在此阶段中,幼儿已经初步具备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教师在游戏设计中,着重体现合作能力以及配合能力,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达到发展综合运动的能力。同时在游戏期间,教师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利用竞赛形式激发幼儿斗志,促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与人配合合作能力。因此,在有效衔接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内容倾向于小学阶段,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促使幼儿掌握更多学习技巧,进而顺利进入小学阶段学习。
3 结束语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幼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小衔接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应该重视这一工作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理解国家的相关要求,从而能够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知,发现当下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落实教育,最终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金梅.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读写算,2021(14):49-50.
[2]刘益瑄.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式探索[J].智力,2021(13):181-182.
[3]左齐霖.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69-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