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方
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授课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探索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交叉教学的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知识讲解效果。笔者在授课实践中对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了渗透模式、相关模式、迁移模式以及主题教学模式下的生物学科交叉教学,旨在提高高中生生物学习效果,帮助其得到各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策略
引言:通过对高中各科教材的研究,不难发现,生物学科相关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联系,且与其他学科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通过开展学科交叉教学,不仅可以让高中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生物知识,还可以帮助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各科重点内容,并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对交叉教学相关理论进行探索,采取适当的方法开展交叉教学活动,提升生物教学效果,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一、渗透模式下的学科交叉教学探索
渗透模式下的交叉教学中,生物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其他相关学科需要为学生理解生物相关知识而服务的。教师可以利用高中生已经学习并掌握的其他相关知识理解将要学习的生物内容,也可以利用其他学科辅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帮助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以人教版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教师可以实现语文学科、美术学科与生物学科之间的交叉,借助附言部分中的图片和文字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新课讲解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附言中的图片,猜测图片所描述的内容[1]。借助所学美术知识,高中生可以对图片进行欣赏,初步对图片内容进行分析。通过阅读“这是为什么?”、“这又是为什么?”激发其探究兴趣,使其产生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阅读“是重帘低垂抑或是星云闪亮”这句话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深入分析这句话中的优美意境,强调“不”字,可以使学生推翻自己的猜测,进一步强化其对图片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是脑细胞织就信息之网”。这样,就可以在课前导入中渗透语文和美术知识,辅助授课活动的顺利开展,将新知识的机械学习过程变为欣赏和探究的过程,优化高中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其深入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动机和热情,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提升其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其强化对本单元重点内容的记忆效果。
二、相关模式下的学科交叉教学探索
生物学科中很多内容都与其他学科具有密切联系,相关模式下,教师需要对不同各学科之间交叉的部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辅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与物理、化学、数学中所学重点具有重合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其建立知识框架,将这些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在知识框架中,可以将该知识点涉及的相关和交叉部分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让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直白地展现在知识框架中,加深高中生对各科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交叉综合复习。
综合复习中,生物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共同合作,跨越学科界限,辅助学生在生物试卷中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其意识到各科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地球上物种多样性与维度之间关系的习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图表推测影响生物在地球山分布的主要因素等。以此建立地理与生物两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其学习效果。
三、迁移模式下的学科交叉教学探索
迁移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其他学科促进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除利用知识迁移解决学习难点外,还可以进行思维方式、技术方法的迁移,以此拓展高中生的视野,培养其整体观念,并探索更多生物学习方法,具备灵活使用知识的目标。以人教版必修3第4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将建立数学模型的思维迁移到种群增长规律的探究中,进而强化对“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理解,并借助数学思维理解“为什么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就是该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其进行继续进行迁移,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政治和地理学习方法,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问题,对历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进行分析,制作数学模型,分析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是否符合“J”型曲线。
四、教学主题模式下的学科交叉教学探索
教学主题模式下的学科交叉教学可以完全跨越学科界限,将多个学科的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要求各科教师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的形式,根据主题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实现教学主题下的学科交叉教学。主题实践活动中一般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的学习重点,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各科知识的探究和整合[3]。高中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开展调查、动手操作等方式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其参与实践活动,可以使其得到综合素颜的提升。除了组织实践活动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主题单元学习。在组织主题单元学习过程中,需要由多个学科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调整授课顺序,为主题单元学习的开展打下基础。为提升主题单元学习效果,在选择主题时教师要对选题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尽量选择既能够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又能够激发其探究兴趣的主题,并思考学校能否提供相关环境、材料支持、所涉及的内容是否能够被高中生接受。最后,必须思考所选主题是否适合开展主题单元研究,分科授课是否可以取得更好效果。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各科知识和学习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交叉教学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交叉教学模式的内涵、价值及应用策略,并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感受到各科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辅助生物水平的提升,保障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桂梅,周庆萍,黄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6):114-116.
[2]黄奎声.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63-64.
[3]郝琦蕾,樊桂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1):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