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潘继明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竞争与合作当中遇到的风险与挑战也在日益增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潘继明
        武鸣区锣圩镇罗福小学   广西南宁 53010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竞争与合作当中遇到的风险与挑战也在日益增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年轻人是未来国家与民族发展当中的根本动力,因此必须做好小学的的思政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劳动教育的开展也能够有效提高近年来学生脱离劳动、眼高手低的不利局面,对此,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小学思政课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势在必行。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实现小学思政课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路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有效路径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近年来也喊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劳动是一个人的生存技能,应该从小就注重培养劳动习惯。而思政教育则是保障学生在成长道路上能够走向正确道路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学校应当肩负起对小学思政课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的教育责任,只有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够促进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于发展。
一、实现小学思政课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的重要意义
        1.1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西方腐朽及享乐主义也在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中不断渗透着,这对于当前教育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影响,因为社会环境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主观判断与意识认同,很多学生都出现了拜金主义思想,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这样的思想会衍生出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导致学生可以为金钱而放弃一切,包括最起码的人格底线。而思政课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能够更有效的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和信仰,教会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既是当下对学校教育缺失的一种弥补,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中的孩子往往生活条件不错,再加上很多都是家中的独子,从小到大都没有养成好的劳动习惯,因此劳动就变成了痛苦、负担,有了活能躲避就躲避,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在工作中就缺乏主动性,缺少热情。而劳动能力强的人无论做事情都能够得心应手,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都能从容应对、从容处理。由此可见,劳动习惯与劳动能力对于一个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而劳动教育的展开也是势在必行的。
        1.2实现二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教育中,思想政治建设是一块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但是思想政治课却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占据的地位并不高,仅仅在一周内开展两次左右的思想政治课程,同时,小学的思想政治课存在着形式落后、内容脱节、流于形式等实际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小学政治课只是走过场。而劳动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较为放松和能够身心投入的功课,同时,劳动教育不仅包括劳动知识和技能练习,还包含着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劳动教育老师便拥有了在劳动教育课堂上展现思想政治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基础,能够有效改善小学思政教育效率低的现状,小学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教育融合能够有效弥补劳动课程的德育缺陷和小学思政教育的缺陷,实现二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实现小学思政课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的有效路径
        2.1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和道德品行
        现阶段,仍然有很多家长对于学生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劳动就会让孩子们吃苦受累,劳动就只是体力上的消耗而思政教育只是重复简单的大道理等这些错误的思想。因此,家长与学校之间需要保持充足的联系,学校应该帮助家长跳脱出这些不正确的思维,让家长们明白劳动教育、劳动习惯的养成和良好的道德品行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在社交平台如钉钉、微信等创建家长群,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除了线上之外,还应该组织线下家长会、亲子活动等,让家长们参与到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之中,切身体会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此外,现阶段还需要丰富学生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容,仅仅依靠教师和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高度配合与协作。因此学校应该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家长也需要学习掌握正确的劳动教育的方法,鼓励孩子在家尽量多做一些家务。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带孩子进行户外实践,例如在种植、除草、收获季节参观一些农作物产品的生存过程,并由家长们带领孩子们亲自动手去尝试。这样的户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最熟悉的劳动,丰富了他们的劳动体验,培养了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也让他们更能深刻理解要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
        2.2教师在劳动中展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行
        在小学学习阶段,教师是学生走向人生的启蒙者也是学生之间的模仿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都能深刻的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因此,要在小学劳动教育当中渗透道德教育,教师应当自身提高道德修养,在教学以及生活当中注重行为习惯,始终在学生面前保持优良的道德品行,从而做到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例如在劳动时要注意一些生活细节,做到劳动时保护好劳动工具并在劳动后将其放回原位等。此外,教师还应当积极参与到当地教育部门或者学校组织的网络教育培训当中,其中不仅包括基本的课堂教学技巧,同时也体现着当代教育体系对于教师道德水平的要求,教师要严格按时学习,也要向其他优秀的教师道德模范标兵学习。
        2.3完善学校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改善思政教育条件
        教育行政部门也需要提高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与学校一道制定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定期对学校进行劳动教育评估,制定教师劳动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考证制度等,从上到下高度重视起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完善学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保障体系,这样有利于充分改善学校的教育条件,为学生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创造一种浓厚的、积极的氛围。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当中以更好的态度投入劳动中去。
        总结:综上所述,实现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开展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保证我国在未来发展道路当中能够有条不紊、有序前进的重要保障,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必须要通过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以上所提出的三点融合路径只是作为参考,教师要立足于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道德品行,探索有效的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梁深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的路径探讨[J].求知导刊,2021(21):17-18.
[2]阮云志,李世凤.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述评[J/OL].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2021-07-12].https://doi.org/10.16246/j.cnki.51-1674/c.20210517.002.
[3]徐永辉.思政课与劳动教育一体化设计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1(04):13-16.
[4]胡育红.中小学思政课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途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1(08):27-28.
[5]秦红.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的路径思考[J].现代教学,2019(10):44-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