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现状及升格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陈柳红
[导读] 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今,社会人才需要具备充沛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陈柳红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第一中学    524000
        摘要: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今,社会人才需要具备充沛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议论文写作能力。高中时期作为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需要培养锻炼议论文写作能力,最终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升格策略
        引言:重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不仅可以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有高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同时也对语文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然而写作教学是一项较为特殊的课程,在各个科目教学中属于最薄弱的部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较差,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病,需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大大锻炼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一、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现状
        (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课授课现状
        经调查研究发现,语文教师通常两到三周才上一次写作课,虽然因为应试的缘故,教学写作文体都是议论文,然而这样的学习频率远远达不到写作的训练效果,而且一大节写作课一般连续两小节,总共90分钟的作文课,学生的练习占据了绝大部分,不能得到老师很好的指导,自然也无法期待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高中议论文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普遍是对月考试卷最后的作文题进行讲解,包括对作文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列举几个可写方向的选题。或者是给定一个议论文选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完成作文写作并提交作文,教师完成批改后,会在下一次作文课上对上次班级学生写作的整体情况作出评价,并分发几篇相应选题的议论文范文给学生,解析这几篇议论文的优秀之处,并没有实际地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起到实际作用,学生没有学习到写作过程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只是简单地看优秀作文,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的写作方法哪里出了问题,以及该如何改进。
        (二)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现状
        作文分数占据高考语文卷面总分的很大一个比重,是高中学生语文提分的关键,然而也是高中生学习最薄弱的、最头疼的部分,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面对议论文写作都态度消极,说不上对写作的喜爱,可能抱有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于厌恶写作的情绪产生。大多数的学生论文审题能力一般,少部分学生论文会写跑题,而绝大多数学生议论文立意能力一般,缺乏一定的深度和见解,这与他们的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系。另外,许多学生的选材用料能力和谋篇布局能力都较为普通,缺乏对论文写作主题的全局把控,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所收集的论文材料运用到议论文的举例论证中。此外,很多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较差,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大部分学生可以达到流畅的水平,但是遣词造句的能力需要进行锤炼,他们对词语含义的把控仍然欠缺,所写出的议论文较为平铺直叙,缺乏修辞手法的运用。不管是审题立意的问题,还是选材用料的弊病,亦或是遣词造句的不足,无一不指向一个源头,那就是高中学生的作文的阅读积累能力差,没有深厚的文学阅读的功底,自然没有丰富优良的作文素材供写作使用,也自然缺乏对作文选题的敏锐度和深刻度的见解。
二.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升格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升格文章外在包装
        在上课时。语文教师都希望学生在完成相应的课程内容后有一定的收获。这个预期的收获就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教育目的是评价教育效果的基础。首先,它说明教师开展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必须是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是适合学生的;其次,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目标作出一系列努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外,为了议论文的写作更加具有吸引力,需要升格文章的外在包装。而在实际的议论文批改过程中,由于阅卷老师批改作文的时间有限,因此需要通过升格文章的外在包装来提高文章的吸引力。
        例如,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命题为例,此次新高考作文选取《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论及“体育之效”,内容包含:“人的身体会发生变化;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最终也许会转弱;弱者如果勤加锻炼,久之也会变强;因此,强者不喜,弱者不悲,如生而弱者,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不可知也。“此段话论及身体强弱的辩证关系,强调体育锻炼之重要性,并延伸到自信、自强、时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而在实际写作时,学生需要明确作文题目表面上在谈体育自强,但决不能仅停留在“强身健体”上,而是要从纵向和横向上全面、深入思考。纵向方面,要从个人层面拓展到集体、国家、民族强弱的辩证分析上;横向方面,可从个人身体层面拓展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同时对文章的各个段落进行完善,如开头一定要出彩、中间内容必要充实丰富、结尾有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升格素材的选择与排列
        在议论文指导课程中,老师只是根据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很可能学生并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改进的能力。在讲解和讨论议论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将理论学时应用到具体问题当中,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对学生的想象力有一定的启发。

另外,对于议论文体裁来说,尤其是高考时的议论文,如果只进行道理论证会显得整篇文章较为宽泛空洞,因此需要加入相应的素材支撑,但在素材的选择与排列方面,需要学生加以完善。
        例如;以2020年广东高考作文为例,此次要求就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写一篇在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求紧扣材料进行写作。这是一个材料作文考题,考题创设了相关写作情景——班级读书会。规定了写作者身份和写作对象,要求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哪个感受最深,文体应是发言稿。在这三个历史人物中,选择哪一个人物来写都是可以的,应具体说出为什么对某一人物感触最深。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基础训练,通过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选取和排列相应的素材。如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阔,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业;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任用管仲起到了重要作用;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功勋卓著,有力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但让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尊重和学习,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中获得启发。再依据此来选择相应的素材。
(三)丰富教学内容、升格文章的严谨性与效果
        丰富多样而多层次、全方面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适合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和兴趣。通过多种路径让学生积淀知识层面宽、涉及领域广泛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寻求答案和方法的能力,充分利用高学生对生活和日常事务的好奇心。中学语文教师由于网络的便利性和信息的可获取性,不可能缺少多样的教育资源,所以当今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下降,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不能充分利用身边可获得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在改进议论文写作教学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另外,议论文说理的厚度与严谨性也是文章的闪光点之一,教师应当着重进行学生思维以及说理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写作思维,从而使文章更加严谨,展示相应的文章效果。
        例如,以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目为例,此次是有关“劳动”的任务驱动型的新材料作文题。题目中包含了四个写作任务:要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写作;读者的对象和写作的身份要明确;文体是演讲稿;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文内容中的信息进行明确,如“演讲稿”规定了写作任务,“结合材料内容”即要求演讲稿必须围绕“劳动”这个关键词展开。文体特征必须突出,演讲一定要得体,语体要得 体,场合要得体,对象要得体。面向本校同学,演讲要符合同学的话语表达 习惯,以利于引起共鸣。关于“倡议”,就是倡导、议论,使人信服,演讲要具有鼓动性,以理服人。“热爱劳动”,要讲为什么要热爱,怎样热爱,如果 不热爱会有什么后果。“从我做起”,要说明为什么“从我做起”,怎样“从我 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是要求考生谈出自己的理念和认识,“认识”是指对某一现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思考”是指对某一理念某一问题某 一现象或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思考要有底线思维、面向思维和创新思维。“你的”强调写作的身份定位要得体,要符合学生的身份、修养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出希望与建议”是写作任务中的刚性要求,不能缺少。“提出希望”一定要结合材料,与文章的内容相符合。“建议”要符合听众的实际、学校的情况,要有高度和可操作性。从而为文章的严谨性及效果展示奠定基础。
(四)注意学生情感需要
        教育是客观的、理智的行为,而师生关系是感性、主观的,除了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进,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也可以达到正向的作文教育效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师应该要实现孩子们对班级的归属感以及对爱的需要。教师自然爱和欣赏成绩优异、懂事放心的学生,但也要要平等对待和重视成绩一般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议论文的课堂写作教学中,要给学生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鼓励孩子们多发言,不怕出丑,即使出错也不嘲笑,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的感悟,要守护学生们尚未成熟的心灵,作出正确的论文指导。增加学生们课堂参与度,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孩子们努力发现自己的光明面和优秀之处。一旦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就会提升他们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议论文知识,对待问题回答时更加自信,也更加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总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在所有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议论文写作作为语文学习相对薄弱的环节,更需要教师和学生态度上的重视,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中需要循序渐进,引发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同时在进行学生写作指导时,给到更多实质性和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这有助于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对完善语文教学模式有益处。
参考文献:
[1]袁煜.高中议论文写作现状和对策初探[J].新智慧,2019(24):116-117.
[2]张悦.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7.
[3]詹轶凡.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训练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