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礼仪》和《形体塑造》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徐媛媛 余春红
[导读] 全球化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用媒体的普及和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大学生在多种文化冲击的当前社会环境中
        徐媛媛  余春红
        武昌职业学院  河南 信阳  430202
        摘要:全球化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用媒体的普及和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大学生在多种文化冲击的当前社会环境中,在职业礼仪以及形体塑造方面,所接收到的信息参差不齐。因此在高校教育之中,十分有必要加强有关职业礼仪以及形体塑造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而加强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对我国传统礼仪观念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就职竞争能力。

        关键词:职业礼仪,形体塑造,教学

        一、引言
        不可否认,目前自媒体在我国呈现不容忽视的发展态势,当代大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种类纷繁复杂,且大量的负面信息未经任何过滤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在极大程度上偏离了正确方向,进而导致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极其负面的思想大肆传播,大量扭曲的思想意识形态等使得在校大学生对我国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缺乏正确深入的了解,近些年媒体上还出现了极个别大学生崇洋媚外、在个人媒体账户上发表反社会的极端言论,体现出部分大学生严重缺乏对个人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所应当必备的责任心、自律性以及仁爱意识等。
        在此背景之下,十分有必要在教学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礼仪以及形体塑造的必要性,且职业礼仪本身也与高校的指导理念、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密不可分,如何帮助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国家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现实而又紧迫的重要任务。职业礼仪教育以及形体塑造,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入社会前所接收到的一次系统传统,且与行为习惯塑造相关的教育内容。接下来我们将在本文中探讨进行职业礼仪以及形体塑造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对具体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二、加强职业礼仪教育和形体塑造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儒家思想一直为文化核心,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代表的礼的范式已成为我国社会所共同认可以及遵循的传统文化信念及理论。尽管职业本身不分国别和地区,但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内涵必然会影响到这个国家的职业礼仪发展。在研究职业礼仪之前,我们需要认识到礼仪教育是对社会化的生活习俗以及行为规范的集成教育,其中包含着政治文化,公民意识以及综合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内涵。礼仪教育包括职业礼仪教育,因此职业礼仪教育同样具有实用性,贴切性,渗透性,约束性以及可操作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补充。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职业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其一,大学生对于职业礼仪的认知存在偏差。部分大学生对于职业礼仪的内涵特征作用及其意义的理解并不深入,学习过程中不重视不正视职业礼仪的作用,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职业礼仪与今后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太大关系,还有的大学生尽管知道部分职业礼仪的要求,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其二,对于职业礼仪情感较为淡薄。某些学生对职业礼仪所代表的文化并不认同,一味的追求西化,职业礼仪观念淡薄,缺乏对于我国传统美德以及现代公民所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学习。其三,职业礼仪意志薄弱。在践行职业礼仪过程中,知道应当遵守职业礼仪却并不遵守,明知故犯的情况并不在少数,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再或者存在选择性或者功利性的职业礼仪遵守行为。
        职业礼仪教育不光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也包括对于形体塑造方面的教学工作。任何一个岗位上的员工,想要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一方面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应当规范自身的形态仪表、行为举止等。

        三、职业礼仪与形体塑造融合的可行性
        对于职业礼仪教育,应当将其提升至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自上而下的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完善关于职业礼仪教育的组织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全员性与群体性相结合,阶段性与长期性相匹配,将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将民族性以及世界性相交织,将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统一,用知识性与情感表达相融合,同时利用隐性教学以及显性教学的多种手段,在职业礼仪教学过程中注意灵活运用灌输性以及启发性的教学教育方式,不仅仅是在高校,要在工作之中开展深入持久且生动的职业礼仪教育。
        笔者认为,在进行职业素养提升时,高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帮助学生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其一,在学习与培训中注意形体与体态的塑造。

任何一个行业的员工,尤其是服务型行业,工作过程中大家面对面交流工作汇报时,员工个人的气质以及涵养十分重要,采取任何行动时,都应当体现出一定的亲和力、力量感或者美感。这就要求任何一个行业的员工都应当树立一定的符合自身行业相匹配的审美意识,有意识地对自身的形态及肢体语言进行修饰和打磨,以专业化的标准打造较为优美的形体及职业气质。
        其二,联系实际,可以将舞蹈基本训练融入教学之中。之前普遍开展的形体课,课程研究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教学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将舞蹈基本训练融入到形体塑造过程之中。舞蹈基本训练本身具有成熟且严格的训练体系, 且大多数的形体训练都会借助其来提升受训者的气质。舞蹈基本训练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及其审美情操。
        其三,神形兼备,不同行业打造优质的职业品牌。形体塑造教学对象应当具有普遍性及广泛性,有关舞蹈基本训练的内容应当有效贯穿于课堂内外,课堂上教师所达到的目的为其基本教学效果,学生想要真正实现优美形体以及职业气质的提升,必然离不开在课外进行自身训练。为实现课堂内外训练效果,可以充分借助调查问卷,课堂观摩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今后其自身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以及职业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慧茹、易志、王媛,职业院校礼仪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礼仪操创编为例,现代职业教育. 2021,(27)
        2、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路径探索——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 刘峰,殷蓓蕾,黄秋圆.  福建茶叶. 2019(12)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岗赛证”四位一体竞赛方案研究[J]. 张德昕,唐子茜.  科技创新导报. 2019(33)
        4、《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J]. 刘小慧.  福建茶叶. 2020(04)
        5、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J]. 李怡民,李军,周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11)
        6、岗位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 王昭昭.  冶金管理. 2020(07)
        7、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袁维.  冶金管理. 2020(09)
        8、以《悉尼协议》为范式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要求实现矩阵[J]. 刘乙橙.  教师. 2020(27)
        9、麻巧合,高校体育运动中有氧健身操对学生形体塑造的研究分析,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11)
        10、杨行,形体训练中肢体造型与空间关系的研究,科技风. 2021,(04)
        11、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之现状及对策[J]. 史维娜.  科技资讯. 2017(21)
        12、浅谈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形象塑造[J]. 邵京京.  电视研究. 2016(11)
        13、谈播音员主持人的化妆造型及形体表达,龙华,记者摇篮. 2020,(06)
        14、论电视节目与化妆造型[J]. 白音.  记者摇篮. 2019(03)
        
        作者简介:
        姓名:徐媛媛  性别:女 籍贯:河南信阳  学历:硕士研究生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研究方向:舞蹈形体 礼仪
        
        
        余春红,女,1987年1月,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教师,籍贯湖北随州,研究方向:礼仪学、形体训练、舞蹈学,体育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