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朋友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陶荣
[导读] 幼儿园的小孩子们天真无邪,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的认知,遇到事情后不能独立思考,可能会做一些错误的事情
        陶荣
        南京市栖霞区天悦花园幼儿园,210000
        幼儿园的小孩子们天真无邪,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的认知,遇到事情后不能独立思考,可能会做一些错误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幼儿园老师去引导他们,去帮他们认识世界,认清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案例一
        【案例描述】
        有一个男孩,在一次六一儿童节上,他被迫穿上女装去表演节目,节目是舞蹈类节目《浪花一朵朵》,男女生各需要十人,他主动报名了男生位置。他满怀期待的去参加排练,但是在排练时幼儿园老师发现多了一个男生,少了一个女生,老师便让这个小男孩男扮女装去跳舞,小男孩当时也没多想就穿了女装去排练。六一儿童节当天,孩子们都很兴奋,早早的入场等待。不一会,随着主持人致辞的结束,六一儿童节正式开始。小朋友们满怀兴致的坐在下面看表演,很快便到了小男孩的节目,他一出场便成了全场的焦点,孩子们哄堂大笑,这个小男孩感到有很多异样的目光看着他,顿时不知所措了,表演结束时,他立马跑了回去。
        【案例分析】
        幼儿园的孩子们稚嫩天真,不能正确的判断事情,一般都会听老师的话,这个小男孩认为穿女装没什么,只是一件衣服而已,没有想过穿女装会引起同学们这么大的反应。其次,幼儿园老师没能处理好这件事情,没能很好的考虑到小男孩的感受,这可能导致这小男孩的自尊受到了伤害,并影响到小男孩今后的发展。
        【解决方法】
        1、老师应该多关注孩子,要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多去询问孩子们的主观意愿,尽量不要让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
        2、老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不妥当,努力寻找能很好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向小男孩道谦,并向孩子们解释事情缘由,不要让其他孩子对他产生偏见等想法。
        【案例思考】
        孩子们还小,不能正确的认识事情,这就需要老师们的谆谆诱导,让他们能够处理一些小问题,对这个世界有初步的认知,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问题,就会对孩子们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比如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不能处理好小男孩的事情,可能会影响小男孩对活动的积极性,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案例二
        【案例描述】
        五一假期结束,跳跳有点不愿意的走进教室,老师看到后立马猜到他心情不怎么好。所以老师便走过去问他发生了什么,他一句话也没说,自顾自地去玩了。他妈妈见此情形,就像老师解释到:“假期给孩子买了一双新凉鞋,他很喜欢,其他人也都说他的鞋子很漂亮,今天天气比较凉,早上和他说了好一会儿,他都不听,又哭又闹,到现在心情一直不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老师听了后决定去和跳跳谈一谈,刚开始他还是不理老师,但是也没有去玩了。跳跳这个孩子比较理性,所以老师还是积极的与他沟通,最终他愿意和老师交流。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开心,他说是因为妈妈不让他穿新鞋子。老师耐心的劝导他说:“现在天气比较凉,太阳公公还没有出来,现在穿凉鞋,很可能会生病,生病了就要去医院打针,喝药,是不是呀?你再看一下其他小朋友,都没有穿凉鞋,所以我们等到天气热起来的时候再穿凉鞋,好不好?”跳跳犹豫了一下说“好的”。妈妈看到这里安心的去上班了。
        【案例分析】
        1、跳跳喜欢这双鞋子,并且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所以迫切的希望跟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喜悦。由于这种迫切的心情没有得到母亲的认可,跳跳才会情绪低落,并且抵触与老师交流。
        2、跳跳在班上是“理性”且愿意与人进行沟通的,和跳跳沟通时,老师多次询问孩子的意见,采用较为轻松的口吻,另一方面,老师用学校的其他小孩子做例子进行比较后,跳跳会因为趋同而进行进一步认可老师的话。


        3、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于他们的要求父母基本上都会满足,祖辈父母更甚。所有的这些让孩子们有了不同程度上的爱“美”心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点爱“美“心理,这种爱“美“心理在一些情况下对孩子有着积极作用,让他们变得更好。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心理最终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极大的阻碍了孩子个性的发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缺乏判断力,而且父母过分的溺爱,一味的去满足孩子们提出的物质要求。没有告诉孩子这样做对不对,该怎样去做,怎样避免这种心理在以后造成的影响,促使孩子的爱”美“心理的形成。
        【解决方法】
        1、和孩子沟通时,要进行多角度的理性交流,采用轻松的口气,多询问孩子的意见,并纳入自己的安排中。
        2、加强孩子在审美方面的引导。父母和老师要怀有一颗包容和理解的心,抓住他们的审美敏感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美。
        【案例思考】
        我们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天性。早期的幼儿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我们要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发现他们天性中固有的品质,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并且快乐健康的成长。
        案例三
        【案例描述】
        小文四岁出头,在红星幼儿园就读,平时性格很活泼开朗,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愿意跟他玩,最近小文上学一直都不愿意与人交流,小文的父母注意到了小文最近话特别少,而且心情不佳,问小文发生了什么,小文也不说,于是小文父母以为学校有人欺负小文,于是打电话给小文的老师,老师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只是她觉得小朋友之间的打闹是很正常的,但小文的父母打电话来质问她,于是老师就找来小文,沟通后了解到小文和一个好朋友发生了矛盾,原因是小文的父母想离婚,分开住,半夜小文听到父母的话很伤心,然后就跟好朋友小林说了,但小林把小文父母要分开的事告诉了其他孩子。
        【案例分析】
        小文本来平时很活泼开朗,最近却不愿意与人交流,一是由于父母想离婚分开住,作为孩子的小文内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认为自己以后都没有人爱他,照顾他了,本就受伤的心在经历同学把私事告诉其他孩子后,更是感受到了伤害和背叛。二是老师和家长不理解他的行为,认为不愿意与人交流,就是在学校被其他人欺负,把事情看得太表面过于简单化,不去了解小文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让小文感觉到更加孤单。
        【解决方法】
        1、作为学校的老师应该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应该只关注学习而忽略了身心。在平时的表现行为和最近行为有很大差异的孩子,应该更加注意是不是最近受到了什么伤害,是家庭的因素还是学校的因素,主动去找孩子了解情况,联系孩子的  家长并且积极的去解决问题。
        2、身为孩子的家长与孩子的接触更加频繁,应该更加注意孩子的变化。平时就应该注意父母的行为是否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在做影响家庭的事情之前考虑其后果。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才,小文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主动去找家长解决,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真实的告诉家长,并且作为同等个体一起考虑离婚的事情。?小文还小,作为父母双方应该冷静思考问题,就算要离婚也应该共同承担抚养小文的责任,在金钱教育环境等各方面保证小文平安长大。
        3、同时应该批评小文的同学小林,不应该把同学分享给自己的私事告诉别人,告诉他,他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同学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及时且热心的帮助,倾听同学的声音。目前的这种情况可以组织小林向小文道歉,解释自己不是有意的,解开小文的心结。
        4、对于小文自己来说,应该学会主动和家长老师倾诉问题解决问题,不应该把事情都埋在心里,告诉同学只是一时的,应该归根结底的把事情弄清楚。
        【案例思考】
        幼儿园的孩子们年龄尚小,对待事情尤其是父母之间的事情,根本无能为力,找不到解决方法,只能埋在心中。所以父母和老师要多多关注孩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还有父母之间的问题不要影响到孩子,孩子是无辜的,父母和老师要确保孩子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