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振厚 卞雅莉 刘晓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摘 要] 在新时代,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之后,课程思政就成为今日高校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全过程的课程思政育人之路,努力在课中、课间和课余实现无缝对接,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场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促进学生在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成长。
[关键词] 工商管理类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after we specifying the problem of “Who to cultivate, how to cultivate and for whom to cultivat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political courses has become a vital method to achieving the goal. As teacher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we make a try to explore a practical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ivating throughout the process, that is, make full use of every possible chance and occasion before,in the midst and after the lessons, hoping to bring salutary influence of education just like spring breezing and rain moistening things silently,promoting the students’ growth in major and liber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urse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major growth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①,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普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只有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遵循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要求,才能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②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对人才培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理念的核心就是抓住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挖掘所有课程和教学环节的思政育人功能,通过巧妙和科学的内容设计,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
作者在河南郑州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任教,本文拟就我门在经管类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进行盘点总结,系统梳理,以更好地在专业教育中落实课程思政和人文教育,更好地做到专业育人,为党育才,为国育人。
一、开课寄语:提出愿景,指明方向,确定目标
在新学期伊始,开学第一课上,我都会给学生们讲授一次开课寄语,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和人文教育。我告诫每一个授课班级的同学们,在大学里,同学们务必要学会自主学习。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还是为了未来的生活。学习不仅是读书和上课;不要把学习仅当作一项任务,或是为了分数,为了满足人人会有的、无可指责的虚荣心而谋杀生活的快乐。学习应当是从容的,一种生活的常态和享受。
在大学里,同学们既要学会相信别人,更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要学会合作;学会严格要求,也要学会宽容;学会坚持,也要学会妥协;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而所有这些,只能靠大家自己去摸索分寸,别人很难教授。
马丁·路德·金说过,只有突破自我关切的瓶颈,进而关切全人类的福祉时,人生才算真正开始。在书本和课堂之外,每个同学需要学习许多其他东西,包括胸怀、视野、想像力、同情心等,以及在此基础上你们对于周围人的真诚关怀,乃至对于整个人类的关切。
同学们是幸运的,不只因为你们来到普通高校就读,更因为你们成长在今天的中国,今天的时代。当然,仅仅说你们幸运是不够的,即便进入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交大和中山大学等名牌高校,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前程远大——如果你们过多关注考试、考研、挣钱、个人情感以及其他数不清的纠葛。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山上。”③虽然你们就读的是普通二本学校,但只要你们树立远大理想,能够切实研究真学问,掌握真本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将来走向社会,照常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当然,除了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技能,同学们更要学会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和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丰厚的人文基础。
人格知识是大学时最重要的知识。希望你们努力修身,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④“德不孤,必有邻”⑤,只要你们能够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将来同学们功成名就时,我希望你们能够做到居下用柔,职位越高,就越要谦卑;荣誉越隆,就越要小心谨慎;报酬越丰厚,就越要广济博施。
和谐的人际关系知识是大学里的重要一课。孔子倡导“仁者爱人”⑤,“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⑤。孟子主张凡事“推已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⑥。墨子倡导“兼爱交利”的原则:“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⑦。古圣先贤的成熟经验值得借鉴,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这将关系到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未来事业的成功和生活幸福。
丰富的人文知识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体现。对于理、工、农、医科的学生来说,人文知识似乎没有实际用处。但一个只懂科技的匠人和充满了人文素养与关怀的科学家绝对是有区别的。人文知识的“无用”正是一个人成为大师的“大用”。
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间。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会吃掉稀世珍宝,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横扫的镰刀。莎士比亚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年轻是资本,但年轻是学知识和干事业的资本,而不是放纵自己和庸碌生活的理由。不要以为年轻就一切还来得及,来不及的不是年龄,而是在岁月流逝中所积累与错过的一切。毕竟“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同学们务必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俗话说,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格,品格决定命运。上课说话的确不是大毛病,但一旦养成不良习惯,你早晚会因此而吃亏,甚至遭到失败的惩罚。年轻人犯错误,上帝可以原谅,何况一个普通老师。但上帝能原谅的事情,社会不一定原谅;老师能原谅的事情,老板不一定原谅;你们今后将生活在现实而复杂的社会,而不是大学和天堂。
二、课堂教学:传播知识,融入思政,凸显人文
在《领导力开发》课程上,我给学生讲授领导者的素质要求,要求大家不断修身,止于至善,努力培育厚德载物的道德情怀。修身之道在于率先垂范的榜样效应,修身是自我人生成功的心灵保障。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窘困而改节。
领导者必须做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方才能无咎。人,要做到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努力做一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才可以“用涉大川”。领导者要有窗户的心态和镜子的心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敢于担当。当成功来临时,他们看着窗外;当面临失败时,他们看着镜子。成功时刻不要忘记窗外的人群,是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才成就了组织的成功和辉煌;失败时刻,他们总是对着镜子反思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反思失败原因,总结教训。领导者要学会知足,主动不争,淡泊名利。“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⑧“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⑧
在《管理学》课程《目标管理》模块的教学中,我经常告诫同学们,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磨炼灵魂。
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同学开展关于成功与目标的思考: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个小组的人,让他们分别向10公里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第二组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第三组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问题:你认为哪一组先到达目的地?为什么?
通过案例研讨,让学生明白目标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天的成就决定于昨天的目标状态,人活着要有自己的目标。只要你们不想做无根的浮萍,任凭雨打风吹去,就得有自己的目标。它可以大可以小,可以崇高也可以平凡,不管你们的目标是什么,但就是不能没有。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重新梳理自己的大学规划,制定新的目标,并把目标细化,以更好地落实。
在目标管理教学过程中,结合目标分解与保证,我带领学生重温木桶原理: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我时常告诫同学们,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同学们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使自己未来有与人合作的资本。当然,小合作要放下态度,彼此尊重;大合作要放下利益,彼此平衡;一辈子的合作要放下性格,彼此成就。一味索取,不懂付出;或一味任性,不知让步,到最后必然输得精光。共同成长,才是生存之道。工作如此,爱情如此,婚姻如此,友谊如此,事业亦如此!
在课堂内外,我都要求学生们加强目标管理,努力把握方向,因为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生活要有目标才有意义;过程才是生命,更重要的是要享受过程。要想有一个充实快乐和完美的过程,就要清楚你到底要的是什么。没有大到不能完成的梦想,也没有小到不值得设立的目标。只有朝着确定的目标行动,才有成功的希望。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回忆起来觉得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但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而去忙碌,只是为了向人表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碌,那么无知的谎言往往会欺骗你的心灵。
决定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计划,而是一念即起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零。要想成就自己,先从自律开始,想好的事情马上去做,做好的计划认真去执行,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好的身体才有好的精力,好的精力才能助你走向人生巅峰。
在《沟通》教学过程中,我告诫同学们,要不断提高交际能力,使别人愿意接受你。心胸宽广,多看别人优点,多检讨自己的缺点。保持足够谦虚,骄傲自大不利于合作。重视尊重别人,对别人寄予希望。要赞美别人,不要担心功劳被别人抢走。要敢于承担责任,这样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毕竟,水的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结语
播下课程思政的种子,让学生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成长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塑造美好的人生愿景;拥有课程思政的情怀,让专业教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努力方向。在专业教育中,我们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全体专业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力争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参考文献
①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②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9/c64094-28936173.html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③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16
④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中华书局,2011
⑤陈晓芬译,《论语》,中华书局,2016
⑥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5
⑦方勇译注,《墨子》,中华书局,2015
⑧老子著,《道德经》,台海出版社,2020
第一作者简介:史振厚(1968-),男,山东费县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家精神、领导力。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文苑西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 史振厚<收>
邮政编码:450046
E-mail:shichenhow@126.com
__________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一般项目“OBE理念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研究(2017SJGLX407)。
作者简介:史振厚(1968-),男,山东费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家精神、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