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余梓毅
[导读] 根据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在行为金融学中,涉及了多个学科的内容,例如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等等。
        余梓毅
        武汉东湖学院  430200
        摘要:根据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在行为金融学中,涉及了多个学科的内容,例如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等等。我们在进行金融投资时,要对其进行分析,要全面了解投资者的心理以及行为意图,明白投资者的投资意向以及态度,增加对证券市场的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投资者的立场出发,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投资判断。我们以行为金融学为基础,帮助投资者维持理性的投资意向,增加投资行为的正确水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投资机遇。
        关键词:金融学;证券投资;行为研究
        在投资者进行决定的过程中,我们对其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多数投资者并不是在纯理性的状态下进行投资的,投资者在很多行为上与市场运行规律存在偏差,所以说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学属于其中的一个分支,其中行为金融学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在投资者进行决策的时候,对其心理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其中包含了投资者对于投资市场的认知、态度等等。由于我国的证券场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并且正处于发展初期,所以投资者的行为以及心理态度一定会影响到市场的发展。正文主要以行为金融学为基础,从投资者的行为,心理状态等为出发点,判断证券投资的理性水准,对投资者的认知偏差进行讨论。
        1.对投资行为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
        我们在研究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时,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并在引进了心理学科,科学学科等研究成果,形成特定的科学体系。我们可以将金融学中的心理特点分为以下几种:志在必得过甚、从众、趋利避害等等。因为金融投资的过程也是动态平衡的过程,只要根据均衡原理,以标准金融学为基础,有效市场与理性人两种假说推断出一个均衡模型。因为投资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变化过程,所以要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在投资的过程中,研究他们的认知、情绪变化以及表决时的心理活动。第一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因为有的投资者没有投资经验,所以易于出现系统性的投资误差。在情绪发生变化时,投资者会产生情绪变差,这两种偏差会影响表决过程。并且在金融市场中易于出现羊群效应,这些都是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决定的原因。因为投资者具有决策偏差,导致资产与其价值产生不相符的征象,一旦资产产生偏差征象,就会发生框定效果以及确定效果,而这些效果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投资者产生错误判断,继续产生认知上的偏差,以及发生情绪变化,逐步形成一个反馈机制,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2.对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与分析
        2.1羊群行为
        根据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与市场假说相反的非正常征象。从其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最常见的行为就是“羊群行为”,这是因为各种恶性信息的连锁反应而引发的非正常行为方式,这种征象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形成这种征象的原因也比较多,比如说多数投资者拥有一定的从众心理,不能及时分辨出有效信息等等。而此种行为会对市场产生以下几点影响:首先,投资者产生羊群行为,会使自己失去自己的主见,盲目相信别人的信息,跟随别人进行投资造成自己的信息链中断的征象;其次,若是这种行为发展到一定水准,就会发生更严重的过度反应;最后因为羊群行为会导致市场价格稳定性降低。


        2.2有限套利行为
        我们在获取信息时,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交易者进行交易行为时,存在一定的不理性行为,在获取信息时,不能同时获取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时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这些都是证券市场所具有的特征。因为通常进行交易的环境是比较嘈杂,而整个过程是比较快速的,所以说交易者并不能收集充足的信息,若要对某一信息进行投资,他就要利用该信息来获得收益,此时易于出现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而此效应在专业投资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时,易于误导大家去关注一些不重要的数据。此时市场你该效应就会出现套利行为,而该行为导致的资产价格发生非正常的波动。
        2.3志在必得过甚
        在进行证券投资的过程中由于投资者高估了自己的判断与决策能力,易于出现志在必得过甚的征象,导致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因为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过度的志在必得,过度信任市场中的投资信息,不能及时的辨别出虚假和错误信息,很易于出现决策误差的征象。由于这种心理状态,投资者会盲目进行投资行为,在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会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选择符合自己投资心理的有利信息忽视不利信息的存在不认可自己判断中存在错误增加了自身投资的风险。
        2.4盲目行为
        不对称性是证券市场信息的特点,对交易者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时,投入的越多对于该信息所带回的回报,就会有更多的要求。产生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在投资者进行数据分析时,该效应会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信息偏离的征象。此时投资者的信任会被套利,给投资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
         3.投资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针对投资者存在的不理性行为,以及各种市场效应,金融学对此进行了客观的评论与判断。一方面,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存在非理性的征象,另一方面,只有把握市场才能获得额外的收益。所以说我们在研究市场时,要判断市场是否正处于非理性,并且极端的状态,投资者必须要十分了解自身的状况,不能盲目的进行判断与投资。在进行证券投资时,要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才能够正确的解读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方式,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切实降低投资的风险,减少损失。另外,我们要将证券投资的最终目标放在获取更高的收益方面,此时最重要的行为就是要回避损失,需要投资人处于非常理性的状态,增加投资的理性。并且要遵循趋利避害的规律, 有效的回避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更高的利益。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要考虑不利于投资的因素,并做好有效的预防,降低投资的风险,最大水准减少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且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反向投资,及时观察市场的风向,减少羊群效应,对自己的不利影响,准确掌握市场的各种信息。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以金融学为基础,对证券投资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投资者心理状态的研究,正确解读出投资者的行为,对其进行高精准的的指导,保证投资者进行理性的投资,增加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杨奕.从行为金融学视角来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心理行为[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16.02:34-36
        [2]刘亚林,段洪义.浅析行为金融学对投资策略的影响[J].今日科苑.2017.12:18-20
[3]常志平.基于上证30及深圳成指的我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J].预测,20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