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李新卫
[导读] 高职《机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重点培养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工艺规范、安全文明生产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李新卫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206
        摘要:高职《机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重点培养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工艺规范、安全文明生产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对中小型企业传统设备自动化改造,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根据教学标准及学生特点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字: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改革、课程思政、职业教育
0 前沿
        《机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内容包括PLC基本指令应用、PLC功能指令应用,PLC应用指令应用等,知识面比较广。本课程以5个工作项目18个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技能点串联并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服务生产实践为出发点,倡导学生知行结合,学做合一,并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制造一线的PLC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中增加了PLC工业网络组态的相关内容,在素质目标中增加了工匠精神的培养和民族自豪感、专业自豪感的教育。与往年的课程内容相比,这一学期我们增加了PLCN:N网络通信的部分内容。另外从2018年开始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包括工匠精神,典型人物,先进技术等。例如,在讲解软继电器线圈时,引申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论;讲解主程序,子程序时,利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进行阐述,效果较好。
1 课程思政改革
        (1)拓宽融入路径
        从我国制造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能制造先进技术、职业素养、科学伦理等维度挖掘PLC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采用企业参观、专家报告、视频展示、资料查询等方式将思政课与专业课有机融合。通过PLC典型案例、先进机电系统应用,使学生了解智能制造发展态势,教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通过讲解PLC软元件类别—百家姓历史渊源,数据处理类指令—中国古代的数制等,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电路图接线逻辑、梯形图编程逻辑分析,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考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考核评价,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行业职业规范,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主要思政切入点及融入路径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思政切入点及融入路径

        (2)变革教学手段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自编数字化教材+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实训考核装置+虚拟仿真对象”,四位一体,将线上网络学习和线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相结合。丰富课程思政融入形式,课程平台增加“思政育人”栏目,教材中增加“智人智语”栏目,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激发学生学习PLC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授课方式将“行动导向教学法”与课程相融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成长,在实践过程中将实践任务按照难易程度多样化,提高不同水平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
        将校内教学与“第二课堂”、“企业课堂”相结合,构建结构开放式、创新型学生成长空间。积极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依托歌尔工学院,福田伽途等企业,利用企业技改项目,学生课余时间开办机电设备维修、PLC技术等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和技术改造、学校创新类技能竞赛等,以实际项目和竞赛驱动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创新评价方式
        立足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素养、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将基于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总结性评价分为两种。第一种,基于专业立场的课程思政知识学习,例如安全用电等,可以通过客观题等直接考核。第二种,思政教育的专业运用发展能力,例如梯形图设计和优化等,都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应注重思政学习的过程性、动态性评价。教师应基于学生学习中的表现,侧重采取描述性评价,从不同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描述。此外,小组讨论记录、实训过程记录、PLC课程网站学习轨迹(时长、作业、互动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此外,第二课堂中结合课程所撰写的论文、调查报告适度采用终结性评价,以反映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2 总结
        在项目实践考核中,增加或加大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实训纪律,绿色生产等方面的评分内容。若在技能竞赛竞赛中获奖的同学,可以增加考试分数甚至置换相应学分。让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思政内容融入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今后将继续推进课程数字化建设改革,建设与学生跟岗、顶岗实习企业对接的项目化课程,完善教材等数字化资源。进行柔性多元化教学。本门课程是技能竞赛重要的支撑课程,在任务设置、实践难易程度上采用分层次的方式,在达到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机械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1JG150)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