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涛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中学 250401
摘要: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教师要注重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实行真实有效的教学方针,通过多变朗读,走进诗人思考方式,通过活动开展,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写作
引言:古诗词的语言以高度凝练作为主要特点,深邃的意境所带来的丰富想象力正是学生所缺乏的,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荡气回肠的意味,使古诗词成为我国历史上璀璨的瑰宝。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并在古诗词的教学当中,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一、把握诗歌分类,增加课堂诗情词韵
在古诗词中,诗词的分类尤为明显,不同的古诗由于类别不同,在情感表达方面也有所不同。以内容作为诗词分类的标准,可以将古诗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等。同时古诗词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将诗词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咏史诗;按照格律,可将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如陶渊明,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俗称五柳先生,他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饮酒》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傍晚时分,在东篱下采撷菊花,心情徜徉,无意间抬头,南山的绝妙胜景映入眼帘。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东篱、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与诗人,构成了一幅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图,令人神往。再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托物言志,写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无人欣赏的寂寞,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凡花嫉妒,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然香气不改。这是词人一生在仕途上屡遭排斥,怀才不遇,但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写照。把握诗词分类,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处理在古诗词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障碍。
了解诗人的作诗风格。由于诗人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与感情色彩相结合,而形成了不同的诗词风格,例如诗仙李白作诗,风格较为飘逸洒脱,而诗圣杜甫诗风较为阴郁。
二、体会语言特点,提升诗词品鉴水平
语言是诗词的载体,在学习的诗词过程中要更好的把握语言特点。诗词语言特点丰富,平淡绚丽明快的风格不尽相同,所表达的事物也不尽相同。如《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的语言特点是词句华丽,给全诗带来绚丽夺目的色彩,也体现出了黄鹤楼历史悠久、华丽无比的特点。在诗词歌赋中,语言分析是文学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更加精确的了解作品的语言,才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诗歌的品鉴。
古诗往往需要更加明确的表达手法,其本身更是借助于各种艺术手法作为抒情的手段。运用的表达手法主要有叙述、议论、抒情和描写等四种方式,其中抒情与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描写的方式也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不同的方式。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加入思维导图,使学生的记忆更加轻松。教师在进行讲课的同时,加强对诗词本身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古诗本身的表达方式。
三、领悟诗词主旨,锻炼学生优美文笔
诗歌是传情达意的艺术,情感主旨是一首诗的灵魂,真正读懂了诗歌主旨才是学通了一首诗。学生把握诗词意象的象征意义,领悟其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才能更好把握诗歌主旨。学生诵读诗词,并对诗歌进行仿写,以小组为单位研讨探究,可以更好的促进交流提高。对于诗词的仿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文笔功夫,在极为抽象的情况下,让学生感更好的感触到诗歌的笔锋。以《观沧海》为例,诗人通过描写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诗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对景物的描写更体现了作者胸怀的宽广。诗歌当中的好词好句可以运用到学生的日常作文中,将诗词与作文完美的融合,从而达到使学生的文笔上一个更高台阶的最终目的。
四、引用诗词名句,铸就美文华章
随着语文作文占分比值越来越重,学生更倾向于对于古诗词进行直接的引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对诗词进行合理的归类和总结,运用统一的方法对古诗进行赏析。在学生作文中截取古诗词作为部分的教学材料,结合上下文进行对作文赏析,让学生对古诗的引用有一个系统的逻辑和总体的概念。对于学生运用古诗的行为进行鼓励,例如《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就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有关亲情的作文里去,避免了学生长篇大论的分析,却找不到主旨的尴尬局面。针对学生写作习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在平常的诗词积累中养成多读多记多练的良好习惯。
对于优美的诗词要养成归纳和总结的好习惯,如李白、杜甫、王维的思乡情切的诗句,就可以督促学生进行记忆和整理,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提高学生对作文本身的重视程度。作文在试卷中占了近半壁江山,面对这一挑战,教师应该将写作教学与古诗词教学结合起来,做到自拟题目,例如以思乡为主题,要求学生用给定的诗句来进行作文的仿写练习,或者写一段不少于500字的练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运用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作文的语言美。
经过大量的积累,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后,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作文社团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作文和古诗词本身的兴趣。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结: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教师要注重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实行真实有效的教学方针,通过朗读、走进诗人等方式开展活动,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陈乃云.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策略探析[J].学语文,2021(2):28-29.
[2]郑巍凌.初中古诗词群文诵读:因群聚而生发[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25-27.
[3]黄悦,姜淑华.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2021(7):159-160.
[4]王开升.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德育研究[J].语文建设,2021(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