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感化学生,爱在你我心间——班主任工作案例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张向瑞
[导读]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班主任这个神圣而艰巨的岗位上走过了三年。这里既有成功的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充实。
        张向瑞
        山西省襄汾高级中学校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班主任这个神圣而艰巨的岗位上走过了三年。这里既有成功的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充实。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跟学生们在一起由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得心应手,需要我们真心的走进学生的思想,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学习。在平时班级管理中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让我也一直反思着教育成功的方法。
案例基本情况:
        蒋恒康,男,18岁,高二文理分科进入班级,平时有些内向,父母离异,母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有个姐姐也在外地打工,平时跟随年迈的奶奶一人生活。
事件一:
        在年级安排申请贫困生助学金的时候,蒋恒康妈妈一直咨询,希望申请贫困助学金,但是蒋恒康在学校并没有报名。这使我感受到学生内心存在一些问题。我把蒋恒康单独叫的办公室,问道:“你需要申请贫困助学金吗?”孩子低头不说话,我接着问:“你是不是觉得申请贫困助学金会让人看不起?”他还是不说话。于是我就只针对贫困助学金的事情跟孩子沟通,每个家庭都不一样,贫困并不丢人,导致贫困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原因,只要我们努力,以后会改变现在的状况的。现在学校的贫困助学金目的是减轻一些家庭负担。孩子想了一会同意申请了,但是原因不想写父母离异,只写家庭经济困难。我就让他先写申请及准备需要的材料。针对这种情况,我分析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往往总觉得不如别人,对于一些话题比较敏感,内心的情感比较脆弱。
我采取的措施:
        1、多一些爱心,平时多找他谈心,首先要在平时的生活上,学习上多沟通,久而久之,孩子对我有了一些亲近感,他才能跟我去沟通交流,只要在班级活动和学习上有进步,有成就,就与他分享表扬,能看到孩子还是改变很大的。
        2、做好心理疏导,在于孩子建立了一定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心理疏导,给孩子分析正确看待父母的感情,正确看待家庭情况,我们要自己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看过去,在意别人的眼光,经常给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别人说你帅,你就帅了吗?别人说你学习好,你就真的学习好了吗?”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我们要很客观的评价自己。
        经过两个月的帮助指导,蒋恒康跟我的交流也多了,也慢慢的适应了班级,学习成绩也有了一些起色。
事件二:
        一天晚上12点多了楼管给我打电话说:“班里有个学生肚子疼。”我立刻起床,急忙穿好衣服,一路跑到男生宿舍楼,看到蒋恒康正捂着肚子在桌子上趴着,我上前询问“你具体哪里疼?”他给我指了指肚子中间,我接着问:“你晚上吃了什么?”他说:“晚没有吃饭,下自习喝了一袋凉奶”。“晚上上厕所没有?”“喝了热水好点了吗?”……一系列问题之后,他还是说肚子疼,我说:“咱们去医院吧?”他同意了。由于我也很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平时只跟奶奶住在农村。我就开车跟他先来到医院,经过医生的询问,和各项检查,都很正常。医生说先打一针止疼的,明天做全面检查,他不同意。这时我隐约感觉有些不合常理,他说要回学校,明天请假回家,经医生同意,我们回到学校就已经凌晨四点多了,  我把他送回宿舍,让他先休息一下,等天亮了办理请假手续。


        第二天,蒋恒康请假回家后,到中午联系家长追踪生病情况,家长说去了邓庄医院,医生看了在襄汾的检查报告,说是没有事,回家休息,现在已经不疼了,再观察一天没事就可以去学校。
        第三天,蒋恒康来到学校,我找他单独询问了有关生病情况,回家后如何处理的?之后还需要有哪些注意的地方?告诉他:“如果需要及时找我。”办完复课手续就回教室了。
        我感觉事情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后,他找我谈心说不想读书了,想去找他妈妈打工。顿时我感觉事情不是看到的这么简单,开始跟他谈心,聊天。
分析主要问题:
        1、由于高三的学习压力猛然增大,我没有及时关注到他的心理变化,他跟其他同学有一些小矛盾
        2、没有很好地交流,平时也不多跟其他同学交流。钻牛角尖,想到自己姐姐高中没有考大学,直接选择的专科自主招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最近的考试成绩一直没有起色。
我采取的措施:
        1、分问题多谈几次话,首先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举一些例子让他知道自己还是可以考上大学的,介绍专科自主招生具体针对的人群等。鼓励要想改变自己就要坚持下去。分析每科遇到的困难,如何面对,如何解决。
        2、用心关注孩子平时的生活,怎么跟宿舍的同学闹得矛盾,聊过之后才知道,是因为晚上上厕所借纸,没有沟通好,下铺要上厕所,为了不打扰别人睡觉就在他枕头边用了他的纸,其实他没有睡着,吓了一跳,就开始心理不舒服,两个人不说话。我首先分别找他们都谈过话,了解情况,最后把他们叫到一起,分析情况,每人都有做错的地方,但是需要及时沟通,及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要站在对方去考虑。这样小误会就会化解,不至于上升到矛盾。说了之后互相道歉,又和好了,毕竟是一个宿舍还是上下铺。
        3、之后两三周都很关心他,有一天他找我谈话,哭着说很对不起我,那天半夜让我跟他去医院,这时我顺着他的情绪,赶快让他把心思放到学习上,让他知道还有很多人在关注他,在爱他,让他对生活的,对学习都充满希望,充满动力。
案例还有很多,每一个都让我学到很多,对于学生我们应该做到:
1、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职责感
        刚开始当班主任的时候,我手忙脚乱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怎样对待学生。但当相处久了就会感受到班级所有学生其实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不把这些同学教育好,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前途。一种教师的职责感促使我务必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并把我全部的心血倾注到这些同学身上,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2、尊重每一位学生
        从尊重入手,于细微处播撒师爱的阳光。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透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小孩从出生之日起,便开始具有了多种潜意识,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这些都说明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我首先做到了尊重学生,同时也换来了他们对我的尊重。
        3、用爱感化学生
        我记得一位作家曾这样说过:“爱是一座硕大的城堡,使人宁静、向往、安全,它是无边无际的阳光,给人温暖和期望。”我觉得爱更是教和育的基础。在平时对待那些顽劣、坏习惯较多的同学,我采取的教育方式总是耐心的用故事进行启发和教育。对每一位学生的教育都力求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因为我始终相信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够教育学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将继续对学生倾注自己全部的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