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
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钢琴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钢琴属于一种特殊技能教育教学,它可以科学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听力、记忆力、表现力与节奏感等[2]。在进行钢琴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了在钢琴弹奏方面的音乐基础知识、弹奏基本技能外,还对熏陶学生的艺术情操、开发培养学生的综合智力以及促进学生独立创造性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如何利用钢琴艺术教育对学生创造性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钢琴教育 创造性思维 学生
创造性科学思维活动是泛指人类经济社会在不断创新追求和发展研究全新知识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新的教学科研项目、新的社会行为自律规则、新的科学艺术文化审美、新的社会生活方式追求等所进行的主动理性思考和不断的革新创造[1]。除此之外,随着当前我国音乐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优秀学生音乐素养的更高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优秀学生的现代创造性音乐思维和涵养培训优秀学生的音乐创新创业精神,已经作为研究我国目前现有学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我们通过教育实践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钢琴艺术教育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基础的音乐知识传授,它在钢琴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且在当前的钢琴教育发展形势下,怎样才能在我国钢琴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充分培养广大学生的这种创造性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际探讨教育课题。
一、钢琴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之间的联系
创造性重新思维方式是一种指人们利用一种不同于一般的、比较新鲜的传统思想或者新思维对某一事物本身已经存在的基本意义如何进行重新思考的一种思维表达方式。可以这么说,创造性逻辑思维在很多知识方面均都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和指导意义,如数学科技、人文、社会,等等,在高中音乐课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更加突出。就我国钢琴艺术音乐教育而言,其教育属于钢琴艺术文化空间教育中的主要几个组成环节部分之一,它在有效培养钢琴学生具有创造性逻辑思维能力的一方面也具有其他音乐学科无法对比的巨大优越性[2]。音乐演奏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创作过程对于钢琴家来说。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每位钢琴演奏者以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来挖掘钢琴音乐中潜在的艺术思想和音乐情绪,再将其中的思想情怀与音乐精神通过弦乐音符充分的展现表达出来,继而最终使钢琴乐谱艺术变为一种新的听觉表达艺术。演奏者将自己生命的充满活力重新注入传达到一首乐曲的完美演奏当中,不仅仅有能够用来实现对别人的一种超越,同时也有可能用来实现对自己的一种超越。
二、如何在钢琴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一)培养想象力
想象力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钢琴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注重培养。想象思维在现代钢琴演奏作品的整体演奏中是一种贯穿于钢琴演奏整个过程的基本思维活动要素。比如在弹奏德彪西的《月光》这个音乐作品的时候,就需要联想到弯弯的月牙、寂静的夜晚,要让全曲的演奏处在一种忽隐忽现、朦朦胧胧的感觉当中。如果在演奏时缺乏这种想象,而是按部就班的演奏,是没有办法表现出作品中的内在含意,而且也无法吸引听众去倾听,更何谈创造性。因此,必须在钢琴教育中多重视对学生想象力和自主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地建立起创造性思维。
(二)在听力上进行培养
钢琴教育过程中,听觉是最基础上条件。利用钢琴对乐章进行演奏,从听觉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并且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创造出来的音乐思维体系,可以为日后自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钢琴听觉的注重培养既不仅可以对整个钢琴演奏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增强钢琴学生的音乐创造性以及思维能力也同样重要。
钢琴演奏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老师们需要不断引导广大学生将自己的音乐情感活动融入具体到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以此方式来不断培养广大学生们的音乐创造性以及思维活动意识和创作能力。钢琴艺术教育是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可通过乐律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因此任何创造性能力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后者既是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力的组成部分。钢琴教育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感受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以及速度和音色等,可以使听众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音乐技巧是最好的能充分表现人们感情的一种东西,可使音乐创造者自身沉浸在一个无限的感情构思和无限遐想中的世界,使我们演奏的人在听觉、视觉或者形象之间互相转化,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演奏音乐技巧的得到充分发挥。
(三)对钢琴教学进行优化
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创造性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所有的教育课堂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的课堂是钢琴艺术教育,因此钢琴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长期以来,我国在钢琴课堂教学当中,自始至终都在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教学,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音乐知识传授、音乐技能训练为主的。现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永远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形式化的味道越来越浓。而从这种竞争环境中刚刚走出的学生很难真正学会自主创新。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对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应该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学习,而老师只用从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问题,并且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探索。这就必然要求学校钢琴音乐教师应该要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广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钢琴音乐学习活动当中,通过亲身活动体验来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中国钢琴传统音乐与其他钢琴学科的综合练习,才能让广大学生真正认识感受到钢琴音乐的这种社会作用功能,从而有效培养广大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感知表达能力、视觉鉴赏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表达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
(四)发现钢琴教育中的创造性因素
钢琴家的音乐作品自身也就包含着乐曲作者的音乐思想和艺术创造力,因为钢琴音乐本身也就是它具有一种情感和蕴含生命的一种艺术,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充分利用现代钢琴开展音乐的自身教育性、时代性,要求钢琴学生既要同时掌握基本的钢琴音乐教学知识和艺术技能,又要深刻理解钢琴音乐背后所储藏的内涵和创造因素。创造性能力的基础是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钢琴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寻找未知的答案。艺术不仅来自于我们生活,而又远远高于我们生活,同时这也是中国钢琴当代艺术独特魅力的完美体现。对于钢琴而言,他主要的意义和体现主要取决于演奏者是否赋予了它生命。笔者认为,音乐演奏活动并不只是简单的音符叠加,最重要的是演奏者与钢琴的最佳结合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在钢琴音乐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不能只是机械地将乐曲弹奏完了事,而是应当在弹奏过程中,演绎一段他对世界、人生以及音乐的感悟,每个人演奏的效果都不同,这就是钢琴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体现。
总结
总的来说,创造性艺术思维不仅是一种现代艺术品的灵魂,是推动人类文明得以继续繁衍休养生息、不断进步和继续前行的重要精神推动力和强大源动力。在钢琴教育中不能只以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而更重要的应该是要引导学生去创造、创新,这样才能使得钢琴教育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文献
[1]黄萃青. 钢琴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艺术品鉴,2019,{4}(26):326-327.
[2]李振中. 钢琴教育技巧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浅探[J]. 陕西教育(高教),2016,{4}(12):7-8.
赵新 (1968--)江苏徐州人,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一直从事音乐理论和声乐、钢琴教学,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