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娟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培基小学
【摘要】数学课堂的教学创新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融入,逐渐挖掘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加合理的教学情境。为了提高数学素养,就要开始积极开展数学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发展数学打下基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取得成绩。最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情境学习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互动;运用策略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要求较高的科目,它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点进行记忆,并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之中,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太高,学生很难达到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专业辅导。教师在教学一门科目时,不能只将其作为一个任务,而是要去认真对待享受这件事,不可局限于灌输式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参与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能够发自内心地、乐于接受地去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是强迫学生去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好的教学方式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
一、凸显学生主体,构建有效互动情境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的记忆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尤其是对于数学而言,数学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知识点以及计算公式,学生要想合理掌握这些知识点,就必须具备很强的记忆能力,增强知识储备量,这样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才能如鱼得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多运用情境互动教学方式,恪守纪律地为学生详细讲解知识点,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让学生能够初步记忆知识点,对于记忆不足的知识盲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记忆,让同桌之间以互相问答的形式,将主要的重点进行强化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知识点,而且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价值,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相互合作的技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就可以相互讨论、督促学习,这在无形之中加强了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引入合作情境,构建有效互动情境
合作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的知识量有限,在很多科目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如果学生之间学会了合作,那么当一个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时,其他同学就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在不断的思考拓展中,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优化互评方式,构建有效互动情境
数学是一门对细节很重视的学科,在学生的答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思路不同的情况,即便结果相同,但过程也会有区别,这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的思路不够严谨,从而可能出现错误思维,这就需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从中优化自身数学技能。教师对待一门课程的教学,不能只专注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俗语言“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细节,会导致学生一错再错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限制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多进行情境互动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中彼此交流学习,倾听对方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互相探讨彼此的不足之处,共同改进相互进步,学生知道了自身的错误之后,才能转换学习的思维,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优化自身的数学技能。
四、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有效互动情境
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而要想拥有优质的课堂学习氛围,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教师的辛劳付出,这才能使学生拥有更多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在课堂学习中,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细致地去讲解各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还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当学生有精力不集中的情况时,就应该适时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的思路重新回到课堂学习中,并且在互动中感受到课堂参与的乐趣,以及加深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之情。
五、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途径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将数学思维构建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之上,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形成情境教学方法的多种途径和有效手段,这些教学途径将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学会因势利导,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学习情境中,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握学习根本,实现自身数学思维的养成。
(一)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创设情境
教师不仅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重要数学问题和疑难问题,应当进行情境的有效创设。教师在对知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并能够在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中加入更多的情境色彩。教师对数学问题的有效引导,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正确的教学目标中,也能够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实现数学问题的质疑性探索,在产生疑问、解答问题、进而产生新疑问的数学知识循环中,找到了学习的技巧,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进行问题的归类和分析。例如,在学习“数据收集整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讲故事大赛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实现数学问题的有效分析,整理出数据的投票结果,进而解决问题。
(二)通过教学合作实现情境创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并能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合作的方法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三)通过教学实践实现情境创设
学生在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能够延伸课堂知识,将理论带到实践中,需要教师组建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实践的创新,并能够通过教学实践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形成主动思考、不断假设的数学创新精神。
结束语
总之,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数学理论的支持,数学作为传承久远的文明,它是古代学者智慧的结晶,是后辈人才理应掌握和传承的瑰宝,由此观之,掌握好优质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当前学习进步以及未来工作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着众多困难与挑战,对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弱、反应迟钝等问题,教师不应该就此放弃,而要抓准问题的关键,认真负责地为学生打造适宜的课堂教学,改善学生对数学的观点,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情境互动教学是新课改推行下,在数学教育上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式,它充分发挥了课堂的优势,调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生发出对数学这一学科的热爱之情,并从中学习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既对学生发展重要、又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学科,学生理应更加认真地学习,丰富自身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晓芳 小学数学情境互动学习方式的运用策略J] 试题与研究,2020(34):121-122.
[2]蒲方圆.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020(12):134.
[3]李正琳.创设课堂情境,激活数学思维———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天津教育,020(3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