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梁彩艳
[导读] 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普遍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也越来越注重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梁彩艳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魁圩乡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普遍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也越来越注重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出现,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学生学习的方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逐步地掌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地促进自身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如何以信息化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引言
        在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学科,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人文类的学科,培养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能力、很好地与外界沟通。语文不仅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信息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1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而这些弊端的存在对于教学成果来说,影响还是非常重大的。教学方法的单调,让教学内容变得特别无聊,没有办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小学教育的质量在逐步下降。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以便解决这些问题,让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们更加专注于上课,所以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信息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1.2提高学生记忆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课本上需要背诵的知识是非常多的,只有背下来形成自己的知识,才能让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背诵非常无聊,这也是很多学生语文学不好最关键的一个原因。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会让学生更加抵触上语文课背课文,而借助信息化手段的话,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高,让学生的记忆力发展得更好,这也会让学生对语文的知识变得更加有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喜欢读语文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
2.信息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具体措施如下
2.1应用信息化技术科学有效地进行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的学习,他不同于数学的抽象,但语文的灵活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目的,这就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人生经历、生活经验比较欠缺,或许不是因为学生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思考,而是通过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学生的学习较为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语文的学习。[3]教师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利用,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构建情景教学,教师将小学语文与情景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更直观的感受理解语文所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代入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例如,教师在讲解“江雪”的这一内容时,这一首诗言简意赅,情感丰富,主要表现诗人在遭受打击后有深感孤寂的情感。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诗人孤寂又无可奈何的感受,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为学生创设这首古诗所描述的情景,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这首诗的内容“一座座山峰,却不见飞鸟的踪影,一条条小路,没有行人的踪迹。茫茫白雪覆盖大地,一位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渔翁,在一个小船上独自垂钓。”学生通过这样直观的感受,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高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要想有效地提高选择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充分地对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设计和创新。由于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当中,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考虑的是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递给学生,但是还要考虑到如何能够有效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设计,这样就导致在创新和设计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在一个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大局观念之下,充分地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地位,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资源。合理地对课堂上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和安排,进而做到临危不乱,充分地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细安排[2]。不仅如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录制微视频的方式,有效地突出课堂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化和细化,准确地把握教学课堂当中的一些重点知识,进而通过微课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进行讲解,而且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明白,使得学生不断地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进而认识到更为广泛的语文学习知识和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将学生课堂上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这样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明白,进一步地引导学生针对自身的薄弱地方,然后再进行反复的观看和练习,进而做到查缺补漏,弥补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
2.3采用信息化技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参与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为学生积极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度,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能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平等的态度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质疑,积极地讨论发言,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并鼓励他们别出心裁,积极探索创新,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胆地尝试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转变为“主人翁”的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施展自身的才华。教师在讲解“动手做做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一些手工制作,如折纸、卷纸、废旧物品改造等,学生通过观察教学视频,认真分析手工制作步骤,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内容向学生传递的实践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这也符合当代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进一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掌握更好的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和能力,而且采用制作微视频的方式,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欲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的课堂学习当中,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学习需求,充分地在课堂上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而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由的探讨和交流,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花春华.论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J].新智慧,2020(20):47-48.
[2] 韩军红 . 运用教育信息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思考[J].新课程,2020(21):124.
[3] 贾根坝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4):29.
[4] 郝万康 . 信息技术条件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23).
[5] 李东红 . 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摭谈 [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6] 许有荣 . 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