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贤训
海南省屯昌县红旗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而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的本质及思想形成深刻理解,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运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立足于新课改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构建起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在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核心素养”这个词,核心素养包括很多方面,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课堂教学是发挥学校育人功能的主阵地,应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开展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自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以来,初中数学教师结合其内涵展开教学实践研究,普遍认为在未来会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把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初中课堂教学之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中考的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较差,将核心素养应用于初中数学有助于改进数学教学方式和内容,发展学科综合能力;(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理念提出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全面发展有赖于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中加强对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成长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面对核心素养应用于初中数学的重要意义,本文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教学实践表明,在一定情境中开展学生认知活动,积极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在问题情境设计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实际学情和教学目标来设置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注重在授课过程中调动个体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展开探究,提升数学学科综合素养。借助于问题情境,初中生在学习中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对知识和教材内容形成更深理解。
2.应用信息化技术
目前,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与信息化结合开展教学成为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广大数学教师要重视这一趋势,并且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讲,教材中的很多内容过于抽象,学习起来非常枯燥,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来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以动态化智能软件展示直观、形象的数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3.开展项目式教学
数学学习中,教师讲解的往往是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忽视了把整节课作为一个项目来进行授课,影响到学生从整体角度来观察和学习知识。结合这一情况,教师在授课中应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式授课改变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课堂模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需要采取小组学习模式。
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把整节数学课分为一个个不同的小项目,保障学生对每个项目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学科能力。实际授课中,教师把每节课的问题和需要探究的内容设计为小项目,设计不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根据已知条件来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思考和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逐一完成每个项目,总结得到学习报告作为学习成果,在完成任务中逐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坚定数学学习的信念。任务完成后,数学教师要根据报告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4.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社会活动中,很多工作要靠团队协作方能完成,培养协作意识成为教学授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趋势。目前,很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习惯了一个人,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有的数学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而有的数学问题则要依赖团队共同完成,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克服困难。数学授课中,教师要关注以小组为单位来搭建起合作平台,布置课堂教学任务,让每个小组发挥积极作用解决困难和任务,以团队协作形式找到问题答案,从而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5.结合生活实际
初中与小学有很大不同,学生要逐步形成数学能力,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重视与生活的深度融合,适应学生的生活需求。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特色,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要“学以致用”,进而在学习中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材中,概念都是由前人根据生活发现所得到的结论,与生活息息相关。面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师要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抽象得到数学知识,培养个体抽象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引起学生课堂探究的热情,在长时间发展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与班级学生交谈时,教师发现很多人普遍认为数学课程较难,很难深入理解和学习,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而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则不这么认为,其实他们并不比别人聪明,关键在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生活化学习,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感悟到生活中隐藏的数学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学习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科综合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6.注重科学评价
除课堂总结外,教师还要做好巩固学习教学设计,采取多种方式来展开课堂训练,选择有一定难度和层次的试题来检验课堂学习成果十分必要。在练习方式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综合练习、对比练习、实践练习等等,以精准化训练来帮助班级每一位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做到查漏补缺。评价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而不单纯看中学习成绩,以免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评价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班级实际学情,课堂教学以练习和运用为主,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点学习中的困难,更好地实现答疑解惑。课堂评价阶段,学生课堂学习成果会以测验或试卷形式展现出来,教师结合试题完成情况寻找知识学习中的漏洞,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适度调整。评价学生过程中,教师把重点放在班级学困生及知识点掌握困难的学生身上,关注他们的知识形成情况,发现学习中的闪光思维,鼓励其积极完成数学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面对新课改教学理念,初中数学在落实核心素养理念过程中,要从问题情境设计、信息化技术应用、开展项目式教学、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结合生活实际和科学评价方面做好教学工作,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增强学习信心,发展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探究[J].林区教学,2018(12).
2.高晓晨 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