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实验操作能力的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曾海燕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曾海燕
        海南省屯昌县坡心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实验中,加强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探究
        生物是实验性学科,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生物知识是基本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再在实验课中加以实践验证,使学生理解更透彻,兴趣更浓厚,而学生独立操作实验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效果更理想。
一、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单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导,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生物理论时会感觉难以理解,严重降低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实践当中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验当中。实践发现,在实验课程当中,学生的积极性要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氛围当中,真正实现了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来进行,对学生生物思维的养成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实验教学的开展,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弊端,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实验当中学会思考、分析以及合作探究,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理论的理解,深化学生对生物体系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生物的奇妙,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在实践当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来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理论,通过实验探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生物核心素养。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实验教学重视度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在重点考核的科目当中,而生物学科在初中阶段属于选考科目,因此无论学校或是教师,对生物的重视度明显不如其他学科,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在生物课上不能够认真听讲,致使生物成绩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重视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并且要结合实验教学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
        学生在未曾接触过生物实验的前提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自主完成探究实验,以此来促进实验教学顺利完成,进而达成教学目的。
        (三)分组实验,强化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教师在分组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组的学生,为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使合作学习产生效果,教师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组,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以5人一组为例,其中要有一个学得好的学生,2个中等生,两个学困生,如此分组有利于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起到彼此帮助的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则担当辅助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予以帮助,促进实验顺利开展。
        (四)把实验教学融入学生生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格外重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分析结果,使学生可以运用学习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实验教学不一定非要在室内,在生活中依然可以进行实验,让学生养成实验探究精神,为将来深入了解生物奥秘奠定坚实的科学素养基础。
        三、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多做课外小实验
        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外生物小实验、生物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课外生物小实验中,生物模型的制作是课堂抽象内容的直观实践,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学生在课外小实验、模型制作过程中可以开发思维、增长见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理解得更加准确、透彻。如由课本中的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水缸中的水草在光上可[以产生氧气,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收集,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方法对氧气进行检验,也可以让他们观察盐水和清水中的萝卜条的硬度变化,了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情况。在课本上学习了“观察花的结构”以后,可以安排学生周末去植物园的时候对所见到的各种花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并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植物叶片、花朵、种子等手工制作出各种各样有特色、有个性的礼品,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并写上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语句或者自己的感想、愿望等,这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做生物实验的兴趣。学习了“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后,可以让学生对家中的食物与课本中的食物进行对比,研究家中食物是否符合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并对自己家的食物结构提出可行性建议。如在学习完植物的繁殖以后,学生可以在家里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进行压条、扦插等实践活动。
四、加强学生生物实验操作过程的训练,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操作错误或操作不够规范,这是由于学生对实验不够重视或者没有掌握操作要领造成的。实验的操作方法学生除了通过课本学习掌握之外,具体的操作主要是从教师的示范操作过程中学习的。在实验前,教师要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方法和要求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对注意事项和容易出现错误的操作进行特别强调。实验操作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及时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结语
        总之,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唯有通过实验才能够强化学生的体验,深化学生对生物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分组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不仅如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自由实验探究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生物思维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黄玉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试题与研究(教育论坛),2013(23).
[2]李惠华.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9(1):268.
[3]刘毅.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6(14).
[4]张永宏.让科学探究在生物课堂中绽放异彩[J].学苑教育,201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