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枝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进修校036000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思想品质,正因如此,对各个学科教师教学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高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知识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复杂性与抽象性等特征,无论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均有一定难度。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不仅无法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兴趣,更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一定程度制约生物学科发展,因而需要生物教师结合学科特征和学生学情从多方面优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策略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正文: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在教学中突出生物课程的实用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人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供大家借鉴。
一、明确学习目的
在刚刚开课时,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科学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了解自己本身和所生活的环境,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生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所以,老师要上好绪论课。在绪论课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工程学的广泛研究对象和广阔应用前景,介绍现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明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学习的根本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的教学,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师在讲授每节课前,应生动具体地提出这节课的目的要求,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节,教师可以采取提问或讨论的方式点明主题。教师可问学生:自然界里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生物个体,为什么会有雌雄之别呢?性别也是是性状,它是怎样遗传的昵?为什么有人生男,有人生女,而男女的比例接近1:1呢?这样既可激以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可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讲清。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学过程就是具体的实施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工程课程的兴趣。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生物课程中,有许多知识和生理过程是很抽象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比较枯燥,那么这时就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变抽象为直观,来解决教学中难点。例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光合作用、生殖发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在普通学校是无法观察和实践的,因此要采用动画或观看有关科教纪录片的形式来演示这些生理过程或实施过程。课件可以自己制作或上网下载,录像资料可以从电视上录制,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走进科学》系列节目、《探索发现》系列、《神秘的地球》等栏目。
2.探究法
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学习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自然倾向的激发,因此采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很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探究法的基本要求就是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可适时地向学生提出发人深省的有趣问题,或介绍有趣的知识,或强调观察的意义。
例如在讲“种子的萌发”以前,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蚕豆发芽,是先出芽还是先长根”?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这件事,弄不清楚,便会争论起来而且互不信服对方的说法,以致纷纷主动培养蚕豆芽进行观察。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来看,各种直观材料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态环境,观察树上的节瘤,观察蜜蜂的分工,观察蚂蚁的行为等。久而久之就形成对周围的生物与环境细心观察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角色扮演法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来学习、应用生物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光合作用的教学中,作为农民你的想法是什么呢?使自己的蔬菜产量高,如何才能产量高呢?北方的农民在温室中,水肥、品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才能使产量提高呢?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植物生产物质要靠光合作用,但我们当时初步了解,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了解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和影响它的条件,我们就可以给蔬菜创造一个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条件,使我们的产量提高。再如:在讲实验设计的方法时,创设情景,让学生作为一家养殖场的场长,假设有人来推销饲料添加剂,这种添加剂是否有效呢?试试啊,但如何试验呢?然后让学生先自己设计方案,相互讨论,把存在的不足降低到最低,最后老师评价、总结出一套合理的、科学的试验方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程序。其他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角色让学生来担当,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4.以情引情法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与对任课老师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既教书育人,学生就会把教师的好感转化为对学习的好感和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师生之间的共同点就是“情”。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使学生总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感和期望,这是培养情感的基础。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不要只注意优等生而忽略了后进生。例如,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不喜欢上生物课,除了向班主任了解情况外,可以进行个别谈心,也可以按学习成绩好中差各占1/3的比例召开简短的座谈会,达到师生之间感情融洽,沟通思想。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发现进步及时鼓励。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奖赏方式,以鼓励和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情感。一般来说应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要及时表扬在生物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只要他在某些方面有进步时,比如观察细微、乐于动手操作等,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可以使后进生受到激励,情绪发生改变。如某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是六十几分,期中考试有提高,本人在其试卷上写道:“看到你的进步我很高兴,相信下次会看到你取得更大的进步!”到期末该生成绩达90分以上。
5.程序教学法
教师把一个教学内容分成许多细小的题目(小步子),让学生按顺序(不能超越)学习,并及时给予肯定和强化的一种组合教学法。这一种方法为什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玩游戏机上得到启发:游戏机的玩法很有吸引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每过一关,使人获得成就感。失败了,总觉得有成功的希望,总想继续玩下去。如果教学上也是这样引导,学生学得很有兴趣。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就会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也会热爱学习,甚至从一个游戏迷变成一个学习迷。所以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应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结 语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充分积极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一定会让学生爱上生物,一定会让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M].
[2]蒋云龙. 如何让高中生物课堂在合作中走向深度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09期
[3]丁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08期
作者简介:王春枝(1974年8月13日),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学历:本科 现工作单位: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进修校,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