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林
湖北省蕲春县实验小学 435300
摘要: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挥手之间,我不觉已经踏上教育战线二十余年。回首这二十余年来的点点滴滴,回首这二十余年来的快乐和欣喜,作为一个肩负着为党和祖国培养人才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肩负着祖国和民族希望的光明使者,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成长。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孩子从懵懂儿童成长为翩翩少年,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虽然辛苦,但是看着学生们成才,看着学生们走上各自不同的人生岗位,看着学生们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发光发热服务他人,总有一种幸福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也渐渐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怎样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怎样在祖国教育事业的蓝图上画出一片繁花似锦;怎样用自己对党和对国家的家国情怀在教育这片百花园中培育出最忠诚、最美丽、最纯洁的花儿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家国情怀
一、教师要用微笑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不管哪一个老师都知道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所带的那门功课。微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送出去的礼物!作为老师更是要懂得送出这份礼物!记得那时刚踏上讲台,我带的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和道法科目,那时我们班上有三十多个学生,因为山村教师流动性大,学生的学习功底不扎实,学生自信心不强,那时刚二十出头的我接手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道法两个科目。当时看到他们的学习功底我也是十分着急的,可是着急归着急,着急从来没有影响我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和热爱。我在课堂上认真教学,下课了领着学生们一起玩耍,无论看到哪个学生我总是会给学生一个微笑,特别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我给他们的关注和微笑就会更加多一些。每次在课堂上传授一个新的知识点,我总是很耐心地问学生们听懂没有,有时基础差的学生说没有听懂,我总是很耐心地再给他们讲一次。没过多久,就有家长向我反应,说他们家的孩子说非常喜欢新来的老师,因为新来的老师不像其他的老师一样总是板着一副面孔。因为学生对我的喜欢,那年期末全镇统考,他们居然给我捧回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这让全校的老师和家长们都笑得合不拢嘴,在那辍学十分严重的年代,我所带的班级居然没有一个学生失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记得那个时候,每一天上学,总会有学生从上学的路上采来一大把野花送到我的手上,春天有兰花、月季,夏天有金银花、栀子花,秋天有桂花、野菊花,冬天有梅花、油茶花,各种各样的鲜花总是布满我的办公室和讲台,这些粉嘟嘟的面孔在送给我这些野花的时候甚至还甜甜地跟我说上一句:“最美的花送给最美的人!”那个时候,我的心头总是会流过一股暖流,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简单、真诚、热爱、充实、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是辛苦的,可是只要你用心对待学生,真心喜欢学生,和学生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你的工作干起来就会轻松、快乐和有趣。
二、教师要用自己的博学多才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来学校是接受教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一个老师除了要和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善于用自己的博学多才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如果一个老师对将要讲解的内容连自己都是一知半解,那么是无法满足课堂的教学,也会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产生质疑,怀疑老师没有能力胜任教师这个职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
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灵活地把控课堂气氛,不仅能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心底对老师生出一分敬意,心悦诚服地跟着老师学习。比如在小学五年级有一个单元是名著阅读,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劲头十分充足,课堂上学生总是会睁大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可是课外阅读量的不足又限制了他们的所知,所以在课堂教学上,学生有时会提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老师,桃园三结义的歇后语是什么?”“老师,头戴纶巾,手摇蒲扇,飘飘然似有神仙之风,这人是谁?”面对学生稀奇古怪却又是提高他们知识量的问题,我总会耐心地,有理有据地结合生活实际给他们加以分析,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有时候我会让学生背诵课文,有时遇到一篇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学生总是会抱怨难以背诵,我当时告诫他们,背诵课文要掌握方法,比如先记住文章的脉络,然后按照文章的脉络记住文章的内容,这样背诵起来就十分容易,有些学生对我说的方法不相信,于是我合上课本,在我并没有去朗读的情况下,把课文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学生们面对我的背诵,全班瞬间目瞪口呆,最后爆发出一阵十分热烈的掌声,然后学生们背诵课文不仅十分认真而且还尝试着寻找最容易背诵的方法。
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就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用自己的博学多才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中去主动学习、愉快地接受,努力地探索知识,让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在我们教师的引导下,润物细无声的发生。
三、教师要用自己的家国情怀引领学生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老师不但要政治强、情怀深、人格正,而且还要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老师必须是学生道德与法治的代言人,必须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高度认同,对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认同,老师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回首百年党史,我们共产党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有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建立新中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的党,是最正确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政治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材。
一个老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会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影响他所带领的学生成长的。比如在《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讲到毛主席惊悉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消息后内心悲痛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那个时候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毛主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可是在面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问题的艰难抉择过程中,毛主席所体现的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和毛主席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那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滴落了下来,全班一片静寂,学生们无不被毛主席的伟大胸怀所感动,爱国情、强国志的种子悄悄地种进了学生的心中!
十年弹指一挥间,刹那芳华尽释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事情,任青丝淡染白发,任容颜一再褪色,时光不老,初心不变!心怀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一定用园丁精神、蜡烛精神、灯塔精神,用一腔的热忱,一腔的挚爱,一腔的温情,用自己的智慧,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心态,引导学生,陪伴学生,尽职尽责地做学生成长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