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娟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新课改要求学科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还要促进其思维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既能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也能发展其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须发挥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重点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思维发展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然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须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确定发展学生思维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青睐,它能将分散的语文知识梳理、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能激发学生潜在思维,发展其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其积极作用十分明显。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通过不同的形状、文字与线条将大脑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表现出来,形成直观的知识结构,它是大脑思维的可视化呈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第一,思维导图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思维发散的起点,随着结构不断延伸,学生的思维广度也在持续延伸,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步加深,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1]。第二,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抽象知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匮乏,利用思维导图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发展其形象思维。第三,思维导图是一种逻辑性结构,不同节点、形状和文字都是一种逻辑体现,学生只要把握好其中的逻辑关系,就能很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发展逻辑思维。
二、小学语文教学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编的文体类型较多,这些文本篇幅长短不一,难易程度不尽相同,阅读是学习各种文本内容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形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形成了流程化教学思路,体现出明显的线性思维,学生很难对分散的语文知识全面理解和记忆,不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将阅读中发现的各种信息逻辑化呈现,以本文主题为起点,以不同段落、不同内容为节点,将关键知识简化呈现,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2]。阅读中的各种信息得以清楚记录,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上的碎片信息就能回忆出相关知识,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深了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发展了他们的系统思维。
例如,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时,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非常强的文章,教师组织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利用思维导图记录信息,以“天然的指南针”为起点,分别延伸出中午、黑夜、阴雨天、雪后等不同时间节点,并把太阳、树影、北极星、树叶稠密、沟渠里的积雪判断方向的方法分别标示在对应位置,将分散的知识形成简洁明了的结构框架,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导图就能掌握有效的科学知识,在阅读中发展了思维能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仍处于完善之中,在写作时缺乏清晰的思路,想象力与创造力也相对较弱,他们的写作更多以模仿为主,因此写作也成为很多学生的学习难点。基于这种现状,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写作思路,促使他们发散思维,在已有语言水平和思维导图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完成写作任务。首先,利用思维导图确定写作切入点,形成整体框架,再结合主题要求将涉及的要素与内容全部体现的思维导图之上,让学生利用其自身思维形成明确思路。其次,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边想边记,对写作主题适当扩展,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发展了创新思维[3]。例如,在“写日记”的习作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一篇日记范文并进行分析解读,让学生对日记写作形成初步认识。然后引导学生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将日记的写作格式、要求、内容等要素呈现出来,体现他们对日记的认识和思维水平,教师进行观察和纠正。最后由师生共同绘制日记写作思维导图,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锻炼,对写日记建立了全面认知。
(三)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基础内容,识字教学必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小学生的知识积累相对薄弱,抽象思维不强,汉字又以象形文字为主,学生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他们很难理解汉字的结构与含义。很多教师在汉字教学时会通过字体结构拆分和反复抄写展开教学,这种形式是死记硬背的一种表现,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未得到体现。因此,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识字教学,把握每个汉字包含的逻辑关系以及不同汉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偏旁部首、拼音、结构等形式进行组合教学,将其全面体现在思维导图之上,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使其掌握汉字学习方法,有效锻炼思维能力。例如,在“烧、烤、炒”的识字教学时,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开展。先利用课件出示“烧、烤、炒”三个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特点,明确其共同点,然后在思维导图上对这些汉字进行组词,让学生了解其含义,最后利用“火”字旁引出更多关联生字让学生了解,使其展开想象与联想,同时掌握相关联的一组汉字,既提高了汉字教学效率,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语文教学成效。教师要重视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对教学方法适当创新,深入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仇英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J].小学时代,2020(30):14-14.
[2]高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9(11):0069-0069.
[3]夏莉红.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2019(30):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