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路径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王蕾
[导读] 组成我国教育体系的要素中,高校教育是重要的组成要素,能够为社会输送合适的人才。
        王蕾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摘要:组成我国教育体系的要素中,高校教育是重要的组成要素,能够为社会输送合适的人才。当前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学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也是社会事业的创造者,想要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坚持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当代大学生对党史知识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国家和政党的重要财富便是党史,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党史教育的融入,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党史教育的意义和具体途径。
关键词:党史教育;高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融入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的学习和教育,把党的故事、英雄故事以及革命故事讲好,深深埋下爱党爱国的情感,让红色基因在一代一代中不断传承。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值此之际,高校学生通过学习党史,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初心,能够行政良好的价值观念,自觉跟随党的角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育体系的组成要素,思政教育与党史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相互渗透,在教学方式上相通。所以,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能够把教材历史逻辑理清,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强化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最终实现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价值
        首先,党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资源。党的历史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奋斗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革命与发展道路的过程[1]。也就是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独立富强的新中国,大学生学习党史能够切实体会到共产党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新时期内,更要重视党史,学习党史,从党史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资源。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同时大部分青年对党史的了解不够,在观念上比较模糊。对此,高校更需要注重宣传党的历史,通过党史教育来强化对大学生的激励和感染,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祖国的建设和民族复兴而不断努力。其次,党史教育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面临着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思想意识、思维方法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热爱祖国、乐观向上仍旧是大学生的主流,但受到多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也出现了信仰迷茫、责任感缺失、奋斗意识淡薄等问题,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刻不容缓。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也是革命与建设史,是重要的财富。对大学生来说,党史教育意义重大,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方式了解党的历史,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良好品格,提高其精神境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2]。所以,把党史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质量。
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思政课堂教学突出党史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党史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堂来强化党史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党的历史[3]。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强化学生党史教育最主要的方式,党的历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党史教育过程中,想要让党的历史深入人心,提高教学质量,不但要深入挖掘现有的党史教育素材,同时还要拓展党史教育资源,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

对此,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的把党史教育相关内容引进思政课堂上,鼓励学生阅读富有思想的党史材料以及人物传记等内容,还可以播放党史影视作品等,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引导,把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循序渐进的完成教学任务,把党史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强化对党的拥护,提高课堂教学目标。
(二)注重红色网站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迎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目前来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要阵地已经发生显著变化,网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学校设立了红色网站[4]。红色网站的出现能够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可以把一些著作、回忆录等内容上传到网上,鼓励学生自主查阅,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更容易的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在红色网站的帮助下,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高效的互动与交流,教师通过网络流言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随时帮助学生解决不明白的问题。众所周知,学生在网络空间中会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便给教师把握学生思想状况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还有,红色网站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中党史材料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对材料进行分类,鼓励学生主动浏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以“四史”与思政课程体系为基础,促进党史教育的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初提出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新中国史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四史”概念,党的历史是其核心内容。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想要实现党史教育的有效融入,教师需要以“四史”教育为整体视角,首先要注重四史之间的联系,其次要明确党史在四史中的地位,并把其作为基于重点。与一般历史知识教育方式不同,党史教育的基础是历史题材,并把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党史教育不能局限于某个学科,而是要在整个高校思政课上贯彻下去,向学生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经历的苦难与创造的辉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四)应用红色经典作品辅助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想要融入党史教育,教师可以把红色经典作品引入课堂之中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方便教师的点拨。时代的浓缩便是文艺作品,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红色音乐,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如《十送红军》、《春天的故事》等,都产生于革命和建设中。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沉淀仍旧有很大的魅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这些作品可以把党史内容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多层次教育,能够把学生带入合适的情境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也可以受到熏陶,最终实现寓教于乐。
结束语:
        总之,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此,教师需要转笔教学观念,注重党史教育的融入,让学生了解党史,明白国家独立和建设的不易,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鲁新民.党史教育融入高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1(5):3-6.
[2]高杨,庞春阳,陶庆才.大思政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多维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2):123-125.
[3]孙军辉.浅论大学思政课堂加强党史教育的重要性[J]. 空中美语,2021(1):577.
[4]王意,曾昊.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的党史教育路径探究[J]. 中华传奇,2020(29):167. DOI:10.12220/j.1003-9619.2029.20.149.

2021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强化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路径》(编号2018JGB4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