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之方法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梁洪新
[导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初始环节,其是否能恰当的导入直接影响着接下来各个环节的教学成效。
        梁洪新
        山东省高唐县时风中学 山东 聊城 252800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初始环节,其是否能恰当的导入直接影响着接下来各个环节的教学成效。通常情况下,富有趣味性的、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还能在无形中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为此,本文就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谈谈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几种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可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导入;新课改
        众所周知,初中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特征,多数学生对地理学习存在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认为加强对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学生学情,创设更加精彩、灵动的新课导入,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投身于课堂学习探究之中。接下来,本文就从一下几点具体阐述,旨在有效转变学生地理学习态度,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课堂。
        一、借助媒体导入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新课导入环节中的应用,深受广大师生认可与青睐。因为多媒体技术集视频、音频、文字与图片等优势于一体,其不仅能改变以往借助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开展新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向具体化、形象化转变,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俗易懂,最终顺利开展新课,为接下来的地理知识讲解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初中地理新课导入环节,我们要善于立足教学内容合理科学使用多媒体,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我在新课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有关极地动物的图片与短视频。先播放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一些动物,北极松鸡、北极秃头鹰以及海象等,还有南极的企鹅、海豹、南极狼等。通过引领学生观察这些可爱的极地动物,进一步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然后我再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学生便能更好地参与进来。由此,通过在初中地理课堂导入环节创设多媒体情境,不仅顺利导入了新课,还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参与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
        二、联系生活导入
        初中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初中地理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新课环节之中,我认为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事件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有重要意义。正所谓“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将两者结合相结合,不仅能拉近学生与学习间的关系,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还能在无形中启迪学生思维,实现一举双赢教学效果。为此,在日后实践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善于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社会生活的认知,选择一些恰当的生活实例应用于新课导入环节,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态度,让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


        如在初中地理“天气”这一知识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正确使用这一词,我在新课导入环节向学生这样说:“同学们,你们外出游玩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由于这一问题十分广泛,说什么的都有。紧接着,我开始向学生阐述自身的想法:“我认为外出旅游天气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天气不好,是不是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学生一致点头。“那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呢?”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且不具备任何难度,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我喜欢下雨天,下雨天睡觉最香甜了。”还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晴天,因为可以到外面自由自在的玩耍,不用顾及天气问题。”趁着学生的热情劲,我将课件打开为学生呈现了几张图片,包括晴天、沙尘暴、下雨天、下雪等天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天气”的认知。如此一来,既激活了课堂,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了良好的预期教学目标。
        三、设置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是新课改下一种有效的新课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式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看起来是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了一些与本课无关的内容,但实际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存在紧密的联系。经多年教学实践得知,在新课导入环节设置悬念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当学生对未知的事物非常好奇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二是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为单位积极思考与探究,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实现一举多赢。
        如在初中地理“世界的人种”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种族观,我在新课导入环节向学生呈现了一张图片,主要内容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不仅有中国人,还有更多的外国友人。然后我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外国人吗?外国人与我们自身无论在体制还是外部特征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皮肤、眼睛、身材,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差异是如何造成的吗?”问题很简单,但学生们却回答不出来,这时学生就会为了弄清楚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便会集中注意力积极跟随教师更好地参与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提高初中地理新课导入环节教学质量。由此,在日后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善于立足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创设问题,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为高效地理课堂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对此,在日后的实践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善于立足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创设多元化新课导入方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上所述,仅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整理得知,新课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大家善于去挖掘与实践,我相信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会越来越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促使学生更好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多喜.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艺术导入例谈[J].教育艺术,2020(11):64.
        [2]杜雨韩. 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不同教学环节的实施策略[D].西南大学,2020.
        [3]刘静.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课堂导入的技巧[J].科幻画报,2019(01):158+160.
        [4]尚念奉.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