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勇
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71051
摘要:汽车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汽修专业的教学也应适应时代的变化,制定符合学生个人能力提升、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培养体系。但是目前我国汽修专业面临学生实践项目少,实践时间无法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人才培养受到一定的阻碍,所以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提升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
1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
1.1 缺乏相关的教学设备
在开展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具有相关的机械设备,能够为学生的实操锻炼提供辅助作用。但由于学校受到经济条件和办学资源的制约,很多中职院校并没有将实训课程放到真正重要的地位之上,从而导致许多机械设备配备不齐全,很难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操作锻炼,以此导致实训课程的实践作用难以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由于现阶段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有关汽修行业的零件配置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当中,有时实训课程还会由于器材设备较为老旧,而明显影响学生的实操水平。
1.2 缺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正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很容易对课程学习的过程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从而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缺乏必要的积极主动性,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有效配合。其中,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过程当中,学生还会由于从内心对课程的抵触,而导致自身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除此之外,由于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阻碍汽修专业实训课的顺利进行。
2 提升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2.1 提高教学实践比例,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技能培养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为了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仅仅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讲解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因此对于汽修专业教学重难点,教师应采用示范讲解的方式来进行实践课程授课,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汽修故障下,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故障问题。此外为了向学生更加直观的展示汽修问题,应借助当前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汽车构造、汽车零部件工作原理、汽车故障等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学习汽修专业知识,为辅助学生更好的参与教学实践提供条件支持。教师还可以利用分组教学、实训室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并在实践中找到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以此不断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2.2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存在叛逆心理,在知识学习方面,学习的持续度不够,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存在倦怠感,效率低下。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室、实训室、校园文化墙等公共区域内张贴汽修专业就业情况,大力宣传本校毕业在汽车维修企业有较强知名度的校友,用身边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实现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与主体,在课堂上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仿真练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内化和应用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追问反思的能力等,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理实一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基于此,学校应配备完善的汽车维修教学场地,以满足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场地进行针对性实践操作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行知合一。
2.3 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一直以来都需要扮演重要的指导角色,所以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因此,必须要具备充足的能力素质,能够处理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并可以在树立正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完成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其中,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自己深刻认识到汽修行业的不断发展,能够通过实地考察、知识学习等多方面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真正满足中职阶段教育事业的指导需求。
2.4 建设激励性实践技能培养机制
中职汽修专业应构建科学的实践技能培养机制,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则,规定实践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并将这些规定纳入到考核中,以此为实践技能培养提供条件支持。另外建立有效的实践技能培养机制,以比赛的形式来完成实践技能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技能学习环境,让比赛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不仅解决了枯燥的学习模式,而且还会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2.5 应用专业评价机制
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决定着日后发展,因此,中职汽修学校应在加强技能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因此需要教师重视过程管理,在实训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用企业内部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此同时,教师应以身示范,发挥表率作用,以规章流程为依据,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学生学习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教师应落实高效评价机制,用此方法激励学生的内在潜力及学习自信心。教师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创建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提升对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3 结束语
当今汽车工业飞速发展,需要大量汽车维修与保养的技术能手,这对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要增加硬件、软件的投入力度,理实一体、知行合一,同时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乐学、善学,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今后步入社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设亮.基于核心素养下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1(16):186-187.
[2]于佳欣.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视角下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策略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07):243-245.
[3]邹叶.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电子世界,2013(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