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中情景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尝试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仲家贤
[导读] 伴随着新课标展开和推进,教育领域的理念和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仲家贤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标展开和推进,教育领域的理念和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锻炼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积极运用新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方位提升。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中情境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期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让情景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育;情景教学
        引言:情景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中所描绘的情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课程的内容和魅力,辅助教学展开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实现情感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情景教学模式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阶段让学生的进入到情境当中,认为这就是在自己身边发生类似情况的场景;二阶段是在情景当中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情感体会,触景而生情;三阶段是提炼体会,尝试将二阶段中的情感内涵进行再现,通过这样的三个步骤完成整个情景教学。具体如何将情境教学模式与小学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实践。
        一、信息技术结合情景,展开体育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的方式通常是由教师口述,运用语言和动作以及板书图画的方式创造情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想象,掺杂个人实际生活体验展开教学[1]。而这种传统的情景创设方式并不适合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环境并非室内,通常是在室外进行,因此无法避免外界的声音干扰,教师只能依靠口述与肢体动作进行情景描绘,缺乏代入感;小学生活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周遭环境充满了好奇心,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体育教学的开展。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在运用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信息技术来配合构建情景,帮助进行教学展开。
        信息技术可以传递声光信息,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音乐与图像互相配合,直接将所需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情景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都能被一清二楚的捕捉到,学生在活灵活现的图像面前逐渐体会场景所蕴藏的情感内涵和想要表达的思想。例如在篮球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过程中播放一些精彩的NBA篮球赛事集锦,帮助学生了解篮球比赛的场地,比赛的方式,在比赛的过程中直观看到篮球运动员令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篮球技术和篮球比赛过程当中不同球员之间的对抗性,在直观的视频当中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我能否和他一样,做的那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看视频的过程让上课过程从“教”转变为“看”,从教师主动授课转变为学生主动上课,让学生在体育教学当中占据主导地位[2]。


        二、创设互动游戏情景,展开体育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而爱玩也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可以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体育锻炼的目标和学习内容的掌握,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进程当中。
        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课程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情境游戏“青蛙快跑”,在划定的区域范围内,将人分为两组,一组扮演青蛙,另外一组扮演蛇,扮演青蛙的学生需要通过蛙跳的方式来避免被蛇抓住,扮演蛇的另一组人将彼此的脚绑在一起,通过“两人三脚”的游戏来追逐“青蛙”,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立定跳远能力,让学生的腿部肌肉和弹跳能力得到提升,也让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提升,在一追一赶的过程中,保持了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环节当中,降低了反复锻炼的枯燥性和疲惫感对学生的影响,让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三、创设问题挑战情景,展开体育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因此,在体育教育情境教学模式的展开过程中,可以设计发散性和启迪性较强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内容展开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讨论,把控学生思考方向,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尝试不同的问题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完成整个教学内容的学习[3]。
        例如,在学习篮球技巧当中投篮动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先设置问题:什么样的投篮动作命中率更高?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想法,并提供篮球让学生进行实际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得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深层设置,例如学生确定了标准投篮动作之后,再提出一个问题:那么距离篮筐不同距离的投篮姿势是否相同呢?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引出另一个问题,问题层层嵌套,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精神也更加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课堂体育教育过程中应用情景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要注意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结合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帮助推进教学的开展,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发挥体育课程的特殊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投其所好,让学生主动跟随整个体育教学进程学习运动理论知识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强健体魄的同时,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云山.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教”“学”与“玩”的有效结合[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2):101+103.
        
[2]唐传琴.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探析[J].教育观察,2019,8(17):136-137.
        
[3]张智阳.体育课是一种身体活动情景——《Old Favorites,New Fun》的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8,32(06):6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