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敏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钢琴作为职高学校音乐表演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被视作增强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主要技能。钢琴因其音域宽广、音色醇厚,在各种乐器中脱颖而出占有核心地位,运用钢琴教学来培育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专业素养是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的,不只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体会乐器具有的独特魅力,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音乐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推动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以及艺术素养方面更好的提高。而在钢琴教与学的实践中,最首要的问题是要激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本文重在分析钢琴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针对职高群体,结合相关理论,附以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意在对职高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钢琴教学;职高教育;音乐素养
乐器是人类为表达音乐需求而创造的特殊产物,是人类文明中能够追塑和显示音乐发展程度的特有物质载体。钢琴作为职高音乐表演这一专业必须要修的课程,它不只是发挥了引导学生把握钢琴演奏时技巧这一作用,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去感知音乐、享受旋律体会音乐这一学科具有的独特魅力以及音乐精髓,这样一来使学生在把握钢琴这一专业技巧的时候持续的提升自身具有的音乐素养。现如今,在面临渐渐多样化的音乐文化环境背景下,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职高教育这一阶段需要研究的核心。本文基于这些理论学习和实验经验,对怎样在职高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对学生音乐专业素养方面的培育进行简要的思考。
一、在教学时培育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面临的问题
(一)钢琴教育的应试化倾向
现今大多数钢琴教学的首要目标仅仅是想要帮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更好的进行钢琴等级考试,并且大多数的家长以及老师是无法理解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原因理应有兴趣和爱好作为学习动机,常将最终的目标定位位于钢琴等级证书。这显然对于钢琴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是相悖的,钢琴教学最为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感知能力,同时把握赏析音乐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来传达情感等。
(二)乐感培养的缺席
当下的钢琴教学主要还是围绕着应试教育与弹奏技巧去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在乐感方面的感知能力没有做到有效的培育,这种情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老师想要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了解和把握在钢琴演奏方面的能力,随之再进行持续的训练来增强学生技术形成。因此,钢琴教学务必要提升学生对于乐感的注重程度,进而更加有效的培育学生在综合方面的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时没有把中西方钢琴文化相结合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也潜移默化的融合,当下国家对于钢琴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应的钢琴老师在教学时忽视了将中西音乐相结合,并且当下的钢琴老师在教学水平方面还有待提升。全国各大高校与钢琴教学有关的机构在钢琴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已经是当下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二、职高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措施
(一)带领学生感受音乐文化,提升学生的演奏技巧
1.正视钢琴文化的概念
钢琴在多样化的乐器当中占据这非常重要的地位,享有“乐器之王”这一美称,已经变成音乐发展历史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还由于其拥有音律生动、外表美观以及性能全面这些优势从而被大多数的音乐家所喜爱。就音乐发展的历程来看,钢琴曲贯穿着整个音乐历史的发展,作为音乐历史发展的先驱者,还能够间接的体现出人类社会在精神生活方面持续发展的状况,就比如贝多芬的《月光曲》、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和肖邦的《叙事曲》这些被人们所熟知的钢琴曲,在当下现实生活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2.有效的利用钢琴文化具有的优势
伴随钢琴文化不断的发展,钢琴已经渐渐的变成高校音乐专业学习中一个具备指向性的教学内容,对于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艺术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立足于此,老师应该在钢琴教学时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呈现世界著名的钢琴曲目同时普及当时对应的事件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经过引导作品中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以及学习意义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感受音乐文化中的精髓,进而充实学生在音乐文化领域认知,帮助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实现良好的发展。
3.增强演奏技巧的教学
钢琴演奏的技巧和乐感作为钢琴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这两者之间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而是是需要相互依存的,进而让教学取得的效果更为明显。增强学生的演奏技巧为提高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比如,在进行钢琴教学时,老师针对学生演奏时的速度实施管控,这是为了使学生可以有效的将自身融入到演奏的乐曲之中,进而跟随作品在曲风方面的转变进行转变。
(二)中西作品相互结合,持续创新钢琴教学
音乐是一种跨越语言、跨越国际的艺术性文化,音乐的发展是将世界各地的音乐进行相互的碰撞、交汇以及融合的过程,老师把中西音乐实施科学合理的融合,这样把各种各样的音乐元素呈现给学生,给学生带来一场独具特色的音乐盛宴。西方的钢琴曲在之前的音乐发展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也给中国音乐更好的发展创造了篇章。之后,老师再要求学生转变思维,体会依据中国古代的名曲进行改编的《百鸟朝凤》《夕阳箫鼓》等钢琴曲目,在两个节奏中转变研究中西方作品各自具有的特征与魅力,这样来渐渐的增强学生对于音乐以及韵律的分析能力,同时立足于此让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获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三、结束语
伴随着国家对于钢琴教学以及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越来越重视,钢琴教育在中国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职高学校在钢琴教学的重要度认知上也在朱逐步提升,然而,当下这一领域还是具有很多问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差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务必要持续开拓培育学生乐感的全新方向,唯有如此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与利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才可以实现本质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存. 浅谈职高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J]. 考试周刊, 2019(25):183-183.
[2]张玲玲.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129-130.?
[3]郭然.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16,(11):30.
[4]崔硕.浅析如何在高职钢琴教学中发展学生音乐专业素养[J].参花,2019,(2):127.
[5]孟玉.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6):249-249.
[6]焦珂.浅谈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39.
[7]万锦屏. 浅析如何在高职钢琴教学中发展学生音乐专业素养[J]. 北方音乐, 2018(13):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