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兴趣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农小丽
[导读]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课堂是中学生在校参加运动、锻炼身体的主要场所
        农小丽
        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中学   广西钦州   535033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课堂是中学生在校参加运动、锻炼身体的主要场所,体育教学因此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责任,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才能收获可喜成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  培养兴趣  教学
        近几年,我国对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对于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之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重中之重,我们的教育过程不光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引导学生的个性、多元化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部分老师的体育教学只是教学生动作,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去寻找运动要领,丢失了体育教学真实的目的,教学设计更是缺少新意,而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没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教学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当下体育教学的需要,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应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将体育教学更加日常化,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不足
(一)课程设计缺少新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会受到其它文化学科课程设计的影响,尚未形成特色化的课程设计。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而对这样的现象,也并没有引起中学体育教师的重视。教师不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相关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便更是无从说起。在体育课程设计中,教师将学生自主参与意愿的项目考虑排除在外,仅用简单的游戏和跑步练习等等开展体育教学,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机械地学习,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参加体育活动,教育成效较低。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课程设计中增加兴趣激发点就是增加教学成效的重要部分。
(二)轻体育教学,重理论施教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可能一直没有深入思考过体育学习。从教学的整体性来说,体育学科地位始终处于劣势,这就给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造成了一定困难。一些中学经常将体育课作为机动选择,将这段时间安排为自习或其他必修课,这就使得体育课堂的兴趣没有得到尊重,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影响下,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力度也在下降。此外,一些文化课的教师不重视体育教育,使得体育教育不能照常进行。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学习越来越不重视,甚至因为前期体育教学不够致使后面的学习有困难、产生畏惧心理,大大降低了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成效。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中学体育教学过程重,要组织学生建立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到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体育运动。每个小组成员中的学生会对相同的体育项目有相同的兴趣,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经验想法,对学生之间兴趣的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学生们在体育方面得到良好合作也会促进文化课程的交流学习。同时,有了小组单元后,老师在组织不同的体育教学活动时候,可以和其他学习项目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上,在提高竞技体育热情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满足,还加强了自信心,不仅能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还可以建立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融入能力。不仅可以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建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权利。此类的学习环境相信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成效
        (二)体育教学课堂可以增加体育游戏活动,体育游戏会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也是学生更加喜欢的教学模式。游戏与体育教学的良好结合,课堂氛围得到活跃的同时,也会让教师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教学启示及形式,不断丰富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的观念,将新事物引入课堂,成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课堂上,老师可以用投掷、跳跃等娱乐活动,在学生参与游戏过程中,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等等,也可以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们意识到团队意识,集体观念。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有奖竞猜或者小组比赛的方式,运用在课程中,应当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参与进来,激励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教师可以趁此机会把单纯的体育教学上升到观念、文化课方面的教学,一举多得,创建高效课堂并且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将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其发展特点所提出的教育理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有了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对老师来说,有了更多的参与度,而非仅仅是按部就班的上课。
        (三)创新多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每个学生所擅长的体育项目不同,一部分学生对球类更有兴趣,而另一部分学生更偏爱跑步。兴趣差异不同,擅长的运动也不同,这时候需要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需要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进行多样化的创作。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的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致使学生只是简单模仿教师的动作,没有兴趣自发学习。在兴趣教学法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上课时让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和课程讲授。比如说,在进行乒乓球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体育比赛视频片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张继科等乒乓名将,讲述与他们有关的体育故事,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课压力,引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国家奥运英雄的敬仰,更有益于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境创设引导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幅度激发,对于尚未形成固定价值观、人生观的初中学生,会使其找到体育训练的成就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来。
三、结语
        总之,新时代环境下的初中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发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才能够让体育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初中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身,才能在掌握新课程标准下,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和完善自身身体素质。只有将兴趣教学真正的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来,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把体育学科作为重要学科之一加以重视,更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的健康、快乐、有活力的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才能够形成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良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