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黄远亮
[导读] 体育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远亮
        泉州市晋光小学 362000
        摘要:体育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小学生所开展的体育教学也需要适应最新教学理念的要求,为了使教学活动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需要教师不断加大对赏识教育的研究和应用,以此来全面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改变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赏识教育;应用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众多课程之中,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赏识教育理念的应用,导致小学生很难对体育学科的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结合对赏识教育应用必要性的分析来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
        一、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赏识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1、是小学生独特心理特征的必然要求
        小学生与中学生有很大不同,他们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是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基础之上而开展的,如果小学生内心对某一学科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教学很难发挥出理想的效果,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每一个小学生都迫切希望在参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赏识,小学生会因为教师的鼓励,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来。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理念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是新形势下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小学生独特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2、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要求
        在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否对学科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深远影响。体育作为一门以活动为主的课程,在课堂上,会结合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来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或竞赛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利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对学生进行鼓励,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某一个体育项目上的特长,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发挥出积极影响,也能更好的帮助教师做好对学生的引导。
        3、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体育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由于缺乏赏识教育理念的应用,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并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赞扬和鼓励,这导致学生很难产生成就感,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积极应用赏识教育理念,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使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尽管赏识教育相关理念,对于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发挥出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严重的问题。很多教师尽管也认识到赏识教育理念对于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但在应用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导致赏识教育很难和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这对于促进和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应用模式过于死板
        应用模式过于死板,也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尽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已经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在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习惯于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小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尝试赏识教育,但是由于应用的模式过于死板,很多教师并不注意鼓励学生更多的是批评学生,导致小学生很难充分融入到赏识教育实践活动中,这对于促进和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3、教师对赏识教育缺乏有效认识
        赏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多数小学的体育教师对赏识教育都缺乏全面理解和认识,这对教学活动的要开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对此问题要高度重视。
        三、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
        要想使省市教育理念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对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教师全面理解和认识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更加有效的实施赏识教育。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不断加大对学生的研究力度,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了使此项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促进赏识教育的有效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来强化对学生的认知。在全面了解学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积极应用赏识教育理念,借助此项教育理念的应用,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是体育教学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2、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为老师赏识教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的现状,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要特别注意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结合小学生对竞技类体育项目参与的积极性,积极组织接力赛、乒乓球赛、足球赛等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乐趣,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借助赏识教育的应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并逐渐产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由于学生在相应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集体活动带给自己的乐趣,因此能使教学活动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3、积极改变课程评价模式
        为了有效促进赏识教育理念的应用,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反思目前课程评价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对于大多数小学而言,对体育教学所做评大多依据期末对某一体育运动项目所做测试,来对学生做出评价。这种评价模在应用过程中,并不能改变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所以结合最新教育理念的应用,为了使此项教学理念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变课程评价模式,将小学生在日常体育课上的表现以及取得的进步,充分融入到教学评价活动中,由于借助这种方式,教师能够充分发现学生在身心发育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也能借助赏识教育理念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使学生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来参与到教师所组织开展的各项体育运动之中,所以对于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能够发挥出积极影响和重大价值。所以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将赏识教育理念与课程评价模式相结合,要将赏识教育理念充分应用于平时的课程评价之中,这样小学生才能借助教师的赏识教育重新认识自己。
        结束语: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范围,要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变得更加积极自信,才能使赏识教育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立国.关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的思考[J].家长,2021,{4}(20):12-13.
[2]才让东智. 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3.
[3]王斌.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家长,2021,{4}(15):16-17.
[4]董思卓.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4}(04):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