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瑶
广西南宁市横县中学 广西 南宁 530300
摘要:高三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该阶段的基础夯实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高考发挥水平。在该阶段开展地理地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遵循有效性的目标导向探索规范而合理的育人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全面提高整体的综合学习素养。本文主要从精心设计课程导入、把握与生活的内在关联以及设置探究性问题等角度探索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三;地理地图;有效性
前言:在新教改的授课环境下,高中阶段的地理地图教学呈现出全新发展要求,教师在实施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启蒙,让学生在课程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从而促使其能够有效掌握基础的课程内容,并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知识储备对具体的地理问题进行有效分析。
1.高三地理地图教学现状分析
高三阶段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压力[1]。而地理地图是重要学习内容,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十分繁杂,且所呈现的抽象性特征十分显著。回顾以往的地理地图课堂教学活动,发现教师在授课模式的贯彻上相对来讲比较落后,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要素,以说教的方式展开课堂授课,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机械背诵的方式进行学习,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同时所表现的兴趣和学习效能也比较低下,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其在该学科领域的综合学习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进一步明确当下不良的授课现状,找出问题的根由,并合理有效的地理地图教学方案,搭建高效且具有优良品质的新型课堂。
2.高三地理地图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2.1依托地理地图,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驱动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进度[2]。因此,在有效课堂的目标导向下,教师应依托地理地图,并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有效搜集丰富的地理文化,然后以趣味和生动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文化氛围的有效依托下能够进一步端正对课程学习观念,促使其在产生强烈好奇心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识,并规范探索相关的课程内容。
例如,在“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一节课中,教师遵循人、自然、地理协调发展的原则搜集丰富的文化资源,获取与自然环境有关的丰富元素,引进具体的实际案例,展示直观的地理图形要素,让学生在文化涉猎和深入感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环境所具有服务功能的了解,同时促使其在形成正确自然观的基础上更规范地参与到课程活动当中。
2.2结合区域地图要素,把握与生活内在关联,发散思维能力
地理地图本身所具有的生活性特征十分显著,教师在针对高三学生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效明确课程所具有的这一特性,深入发掘和整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在全面整合之后构建更具有真实性的课堂系统。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储备围绕具体的地理知识和地图要素进行深入探索,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良好的启发条件下得到有效锻炼,也能够让学生在精准认识到地理与生活之间内在关联的同时,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要素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比如说,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教学期间,教师则可以结合当下生活环境下所存在的环境热点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日本核废水排放的污染问题以及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将其作为具体的案例导入到课堂上,配合对应区域经过数据处理后的地图,引导学生在正确环境观以及地理协调发展观的基础上探索科学的解决与防范方案。
2.3基于专题地图,难点突破目标,设置探究性问题
在运用地理专题地图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针重难点问题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有效分享自身在学习中所总结的观点,并对具体的学习经验进行分享和讨论。譬如,教师可以设置“ 如何“藏粮于地”?”问题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在课程学习中所掌握的耕地和粮食等基础知识,并综合相关地图要素分析我国当前的耕地分布情况,通过数据资料整理了解国家当前的粮食资源储备情况,之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探索。
2.4整合地理地图资源,构建拓展训练专题
高三阶段在具体实施地理地图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的渗透和解析,更要积极组织拓展训练活动[3]。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题型进行合理划分,从而构建更完善的训练体系,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以及领悟具体的应用技巧,从而有效运用地理地图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说,教师可以围绕“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设置训练专题,综合海洋分布有关的图形要素构建材料分析类型题,然后鼓励学生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识图能力,以及所掌握的基础概念,对材料内涵以及相关规律展开深入探索。
2.5发挥电子地图的载体功能,引导自主反思与总结
教师需积极顺应新时期所提出的反思式教学发展要求,引导学生在树立良好反思意识的前提下,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反思,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和积累学习经验,让学生能够在优秀学习技能的支撑下达到高效学习和探索的目标。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等工具作为辅助直观而全面地展示课堂上所需的电子地图,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读图能力,并结合专题测试中的结果,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在地理地图学习过程和测试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负责提供改进方法的指导。
结论:综上所述,在地理地图教学实践期间,教师需深入分析当前授课模式中所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并关注高三课程改革以及品质教学的发展要求,在具体的教法上加以创新。教学需要依托地理地图,合理设置课程导入,并将生活化的育人思想深入落实到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本着助力学生突破难点的原则规范设置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的地理思维受到有效启发和熏陶,同时也能够让其真正地参与到课程探索当中,让学生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基础,全面提高其在地理课程中运用地理地图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葛松松,黄秀英.地理地图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0):62-64.
[2]陈齐.利用地理信息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J].中国新通信,2020,22(14):218.
[3]陈会娟.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J].才智,2020(14):17.